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正文
中欧班列助力德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
2019年05月14日 14:30:4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柏林5月14日电 通讯:中欧班列助力德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

  新华社记者任珂 连振

  德国杜伊斯堡商人苏阿德·杜拉科维奇经营着一家货车司机培训学校。他发现,近年来货车司机在当地越来越抢手,企业甚至贷款安排员工参加培训,员工拿到驾照后立即上岗工作。

  “一个重要原因是,杜伊斯堡的物流业正在繁荣发展,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杜拉科维奇告诉记者。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重点项目中欧班列的推进,杜伊斯堡已成为中欧班列在西欧的一个重要节点。往来于德中之间货运量的增加,不仅给当地增加了就业,也促使这个传统工业区鲁尔区的老工业城市,找到了转型发展之路。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杜伊斯堡港口设施在扩大,靠近莱茵河的一个废弃造纸厂已经改建成新的集装箱码头。在杜伊斯堡内河港附近,德国铁路公司正在修建新的货运站,因为原有的场站已经饱和。在中欧班列重要集散地杜伊斯堡DIT场站,由于业务量激增,场站新购了20万平方米的土地,还招聘了更多货车司机。

  杜伊斯堡的各大货运站,都显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大货车载着集装箱进进出出,其中不乏蓝底白字的中欧班列专用箱。

  铁路货运量的增加,推高了对货车司机的需求,货车司机的月收入已经涨到5000欧元左右。杜拉科维奇从中看到商机,他打算未来将培训货车司机人数从目前的每年400人增加到每年1000人。

  德国联邦议院德中议员小组前主席、杜伊斯堡市中国事务专员约翰内斯·普夫卢格告诉记者,中欧班列从2014年每周3列,增加到现在每周发自郑州、成都、重庆、合肥、西安、长沙、义乌等地的35列到40列,刺激了杜伊斯堡港口行业的迅猛发展,已经创造了6000个就业岗位。

  杜伊斯堡市常务副市长福尔克尔·莫斯布勒希向记者介绍说,该市依赖港口运输的就业岗位共有约46000个,因此6000个就业岗位不是小数。

  杜伊斯堡的确在发展。除了扩大的内河航运港口和铁路货运场站,杜伊斯堡的许多市政设施都在翻新。高速公路网在维护,主火车站前广场上正在修建新的商务中心,城市在扩大,城市南部一些新的市政规划已经开始兴建。

  然而,出租车司机于尔根的经历提醒了记者,杜伊斯堡并非一直如此兴旺。

  “你们来自武汉吗?”于尔根的问题让记者感到意外。原来,快60岁的于尔根曾是冶金工程师,1989年曾去武汉钢铁厂指导技术工作。然而20世纪90年代,随着杜伊斯堡钢铁行业的衰落,他失业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杜伊斯堡随着当地的煤炭和钢铁等重工业一同崛起,又一同衰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鲁尔都市孔子学院德方院长马库斯·陶贝告诉记者,重工业衰落后,杜伊斯堡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发展途径,经历了将近20年的停滞期,直到五六年前。

  陶贝说,杜伊斯堡毗邻西欧主要航道莱茵河,拥有健全的内河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杜伊斯堡获得了新的发展动能,物流成为新的增长点。

  “我们是德国的‘中国城’。”莫斯布勒希告诉记者,杜伊斯堡和中国渊源深厚,1982年和武汉成为两国间第一对友好城市。而如今,与中国的交往加速了杜伊斯堡的经济转型。

  杜伊斯堡经济促进局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于凯告诉记者,杜伊斯堡有三个特点:一是“钢铁侠”,这里仍是欧洲著名的钢铁中心;二是“终结者”,因为煤炭生产在这里已经完全结束了。“三是‘变形金刚’,杜伊斯堡正从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转型成现在的物流城市。而中欧班列推动着这一转型。”于凯说。

标签:杜伊斯堡;班列;工业城市;德国;就业岗位 责任编辑:汪江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