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动荡之下,叙利亚的地下正被无数双贪婪的手悄然挖开。总台记者通过长达两个多月的远程调查,依托当地报道员实地走访,揭露叙利亚多地持续发生的非法盗掘古迹行为——从金属探测器潜入战区、所谓“藏宝图”指引盗洞,到等待所谓“破译咒语”才敢开启的古墓,一条跨国灰色文物贩运链条正在运作。
叙利亚并非只有战火与废墟,还有深埋于地下的文明印记——而如今,它们正成为非法挖掘者眼中的“宝藏”。今年夏季,总台记者通过社交媒体锁定数名活跃于叙利亚文物黑市的交易者,最终与一位瑞典文物商人取得联系,并通过当地报道员在大马士革完成面对面采访。
瑞典文物商人 杰瑞:这台设备是金属探测器,将它运进叙利亚的过程非常艰难,沿途必须对每一个人保持警惕。只要被发现它的用途,我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杰瑞称,叙利亚目前非法挖掘古迹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哈马省的萨拉米亚镇、大马士革郊区的代尔阿里镇,以及德拉省的一处地点。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帕尔米拉古城也难以幸免。
杰瑞称,盗掘者之间甚至流传着所谓的“藏宝图”,标明哈马省萨拉米亚镇部分遗址中疑似文物和金币的埋藏位置。
瑞典文物商人 杰瑞:我们挖到金币后需要使用特殊的方法将其出口到国外。我们会通过许多欧洲国家的客户,将其进一步销售到各地。
根据线索,报道员随后进入萨拉米亚镇。这里曾是拜占庭时期的重要交通枢纽。阿拉伯帝国时期,这里曾多次作为地区统治者的驻地与城堡所在地。当地居民阿里带报道员走入一座正在挖掘中的古老教堂。
萨拉米亚镇居民 阿里:这个洞已经很深了。我们将它与起初挖掘时发现的标记进行比对,这些石头构成的是一个盆地的外墙,而不是天然岩石。这正是进入墓穴的入口,被称作“笔洞”。这些标志帮助我们确认墓葬的入口位置。
阿里说,此前,一栋村民的房屋下挖到了罗马石柱。因此他认为自己的挖掘有望挖出“宝藏”。
萨拉米亚镇居民 阿里:我们开始看到一些罐子,它们表明了墓葬的存在。这些迹象相互关联,表明其下方存在墓葬。我们正在继续挖掘。这些是陶器碎片,此外,还发现了许多骨骼遗骸和石灰岩,例如这些是带有护身符的人骨。
阿里坦言,自前政权倒台后,越来越多当地人投身盗掘。非法挖掘几乎成为当地公开的“秘密”。
报道员还尝试探访代尔阿里镇与德拉省。在代尔阿里,居民对“盗墓”话题讳莫如深,但街头巷尾坑洞遍布,一段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古老铁轨因据传“埋有文物”而遭破坏。
在德拉省,报道员进入探访的请求被当地人拒绝。但德拉省的居民提供了一段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画面中是一座位于德拉省境内的古墓,地面铺满马赛克瓷砖。视频的提供者表示,他们正在等待一位能“破译陵墓咒语”的人抵达德拉后,才会开启陵墓。
记者曾多次致电叙利亚当局文化部门、博物馆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当地机构,均未获得正面回应。部分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对相关问题“无法置评”。
从所谓“藏宝图”到“墓穴咒语”,从金属探测器到跨国贩运链——叙利亚不仅正在流失文明,也在目睹一场针对人类记忆的盗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