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从迤那"精准扶贫"看"中国式扶贫"(网络媒体“走转改”)
2016年01月16日 15:14:4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宣玲玲

今天的毕节市迤那镇,已经盖起了大片的村民迁居房。

  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扶贫看迤那。迤那镇位于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西北部,在彝语中意为"美丽的海子”,2011年以前的迤那,却是一片贫瘠之地。"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是过去迤那人民生存环境恶劣、产业结构单一和生活条件艰苦的真实写照。

  5年过去了,如今的迤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参加"脱贫攻坚看贵州”网络媒体"走转改”的记者们记录着这里的变迁:健全的服务设施、三层民居楼、通往田间的公路、放学回家的孩子、在合作社忙碌的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再不是当年那个"包谷洋芋度春秋”的苦难迤那镇。

  从镇党委书记的结对帮扶看"迤那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贵州召开座谈会上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迤那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从摸清底数入手,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计划,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样本。

  从县委常委、迤那镇党委书记马祥宏的结对帮扶故事可探迤那镇如何按照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的方式"精准扶贫”。

  马祥宏是县处级干部,按照规定他负责帮扶四户贫困户。他所在的大山村经过层层"辨别”,在2015年初将他需要扶持的4个贫困户信息发给他:鲍广芬,丈夫因病去世,家中3个子女读书,因病、因学致贫;夏义,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常年生病,因病致贫;张广林,父亲去世,弟弟读书,因病、因学致贫;王文潮,智商有障碍,发展能力差,因智致贫。

  马祥宏对这四户贫困户因户施策,实行帮、保"两条腿走路”。他详细介绍了对鲍广芬的帮扶工作,"治贫先治愚”,鲍广芬是大山村拖岩组的村民,最初在外务工,孩子长时间无人照管,马祥宏积极说服她回家工作,告诉她专心照看孩子读高中、上大学才能因学治富。鲍广芬回村后,马祥宏为保障她们的生活稳定,为她们落实低保政策,积极解决她3个孩子的就学问题,学校免除了他们的学杂费,并提供免费午餐。马祥宏每个月都会去鲍广芬家走访几次,带上2、3百元的生活用品。

  此外,马祥宏为鲍广芬落实了5千元的帮扶资金,帮助她购买了一头能繁母牛,喂养一到两年所产的牛仔饲养半年后,可卖到8000元。鲍广芬又喂养了猪和家禽,基本生活得以维持。马祥宏强调,脱贫不是短期工程,需要时间和过程积累,通过可持续发展,在跟踪中看效果。

  从"迤那模式”看"中国式扶贫"

  迤那采取"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看真贫的工作法,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机制,户有卡、村有册、镇有档的贫困户档案管,解决了"扶谁的贫”的问题;迤那建立扶贫工作队、村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构建了城乡联动、单位牵手、干群联合扶贫开发的新格局,通过"三支队伍”扶真贫,解决了"谁去扶贫”的问题;迤那紧盯脱贫对象,按照"4321”结对帮扶模式,确保村村有队伍,户户有干部,将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通过各项保障措施因户实施扶真贫,解决了"怎么扶贫”的问题。

  2015年末,全镇贫困村从2010年的13个减少到2个,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25.8%下降到2014年的9.7%,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2413户8447人减少到2014年的1200户3817人。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初步统计达到8200元,比2014年的7255元增长13.03%。几年间,"迤那模式”成为我国10多个省市推广"精准扶贫”工作的楷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专项扶贫、开发式扶贫,构建了多元主体社会扶贫体系,将普惠和特惠政策相结合。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迤那镇的扶贫模式,我们看到"中国式扶贫”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改革创新,逐渐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的扶贫之路。改"大水漫灌”变"滴管”,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上不断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迤那镇计划2018年实现整镇稳定脱贫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从"迤那模式”,我们看到了中国扶贫脱贫模式的缩影,也对完成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更有希望。对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的"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更具信心。(完)

标签: 扶贫;毕节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每日关注
  • 陈吉宁: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西藏定结县、定日县分别发生5.3级地震
  • 总理力推简化审批,让企业办证不用看人脸色
  • 新西藏,从这一刻启程——专家学者谈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
  • 西双版纳发生野象伤人事件 一老人被攻击身亡
相关阅读
  • 贵州丹寨扶贫:鸟笼里飞出金凤凰(网络媒体走转改)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