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让清明节远离乌烟瘴气
2016年04月02日 16:14:03 来源:红网 曲征

  浙江在线04月02日讯冬去春来,草长莺飞,人们伴随着踏青的脚步来到祖先墓前,追思缅怀,表达孝心,寄托一份哀思,释放对于先人的怀想,是一件传承传统文化、寻求心灵慰藉的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历史悠久的清明节被国人传承下来,并于2006年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随着近年来丧事大操大办陋习的"死灰复燃”,清明节祭祀先祖的用品也"日新月异”,从传统的烧火纸、烧冥币逐渐演变成燃烧一系列繁杂多样的"潮流奢侈品”,诸如纸扎的电子产品、跑车、洋房等等,甚至"小三”"伟哥”之类也粉墨登场。祭扫行为已经成为一些人攀比、炫耀、作秀的表演场。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达千吨以上,预估清明节全国"白色消费”高达一百多亿元,既造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清明节的本来用意,不过是怀念先人寄托哀思,所以即使采用"网上寄哀思”"鲜花祭祀”"家庭追思”"植树追思”等文明、节俭的方式,也同样能够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不必非要烟雾缭绕地焚烧火纸和各种奇葩祭品。"清明”二字含有"清洁明净”的意思,不能与"冥币漫天飞舞、祭品烟雾缭绕、墓前乌烟瘴气”扯在一起。

  从另一个角度讲,厚祭不如厚养,厚祭的那份孝心不如放在平时对老人的体贴关怀上,如果平时不孝顺,即便在先人墓前焚烧多少火纸、冥币、奇葩祭品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这些道理人们不是不明白,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思想观念陈旧、攀比之风盛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鼓励政策的引导。媒体报道,一些城市近日推出了文明祭奠活动,活动规定,凡是主动放弃烧纸、焚香的市民,都可以免费领取一束鲜花,殡仪馆还将免收其祭奠费用,且不用排队等候。这些措施,一定有利于人们放弃焚烧祭品等陋俗而接受祭扫新风尚。笔者相信,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以及更加实惠的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清洁明净”的清明节会真正到来。

标签: 清明节;文化;祭祀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每日关注
  • 陈吉宁: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西藏定结县、定日县分别发生5.3级地震
  • 总理力推简化审批,让企业办证不用看人脸色
  • 新西藏,从这一刻启程——专家学者谈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
  • 西双版纳发生野象伤人事件 一老人被攻击身亡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