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芒种到来:饮食以清补为主 民间有煮梅习俗
2016年06月05日 05:5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刘可耕


  资料图:广西龙胜举行“梳秧竞赛”迎接芒种时节。中新社发 潘志祥 摄

  “芒种忙,麦上场”这一农谚形象描述了芒种时节,人们收获农作物的景象。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记者采访时介绍,除了提醒人们注意农事活动外,过去民间的节气一般与节日有对应关系,“芒种”便是提醒人们端午将至,要为炎热夏季做好准备,“所以很多习俗与端午节习俗是相通的。一般要求饮食以清补为主,民间还有煮食青梅的习俗”。

  起源与寓意:象征有芒作物成熟

  所谓“芒种”,象征着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种是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二十四节气起源很早,春秋时代首先确立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后不断进行完善,到秦汉时期,芒种等二十四节气名称即已确立。”高巍介绍,在汉代《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芒种一般在每年的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曾有这样的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中国古代按照时间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古代认为‘阳极阴生’,芒种来临,夏季也愈发炎热,这时‘阴气’开始出现。芒种来了,也是提醒人们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高巍解释道。

  资料图:2016年在福州, 十二位少女身着各色汉服,簇拥着主祭带领群芳,按传统节俗行献香、献花、献爵等礼仪,并依次面向花朵吟诵歌颂百花的诗词,再现了一场古老的花朝祈福仪式。 记者刘可耕 摄

  饮食习俗:以“清补”为主 吃青梅青杏

  在民间习俗中,“二月二”花朝节人们会迎接花神,至芒种前后,已近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渐趋凋零,人们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代表“送花神归位”。高巍说,这也表示了人们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希望来年如期相会,“不过这个习俗现在已经没有了”。

  此时,由于气候更加炎热,,为了适应这个特点,人们在饮食上会以清补为主。在南方,五六月间恰逢梅子成熟,青梅营养成分丰富,但由于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人们会将其加工后食用,这道工序便是“煮梅”。

  “与此同时,北方有吃青杏的习惯,与煮食青梅一个道理,都是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高巍表示,

  与蒸食新麦面一样,在芒种前后,人们还会把花儿当成食材,做成各种食物食用,比如槐花等等。高巍介绍,这是因为从古至今,人们都意识到夏季新陈代谢旺盛,会有意识地吃一些应季的新鲜水果食材,“‘芒种’的到来也有提醒人们注意清补之用”。(完)

标签: 芒种;节气;习俗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送别“一代报人”保育钧 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殚精竭虑

每日关注
  • 特警首次押运高考试卷进京 全程GPS定位视频监控
  • 舞剧《千手观音》马来怡保首演 当地各界赞誉中国文化
  • 男子汶川地震中截肢 问鼎轮椅网球世界冠军
  • 习近平向世界发出一封绿色发展的邀请函
  • 网络直播低俗化不鲜见 戴上“紧箍咒”走向何方?
相关阅读
  • 香港“小雪”节气气温达29度 为34年来最热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