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王府井东安门大街64号的这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剧场,就是中国儿童剧场。26年来,它陪伴了几代孩子的成长,成为首都的一座文化地标。在迎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的日子里,身为儿艺一员的我在翻阅整理档案时,邂逅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中国儿童剧场原是建造于1917年的真光电影院。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剧场虽经修缮,但已丧失抗震能力。为保障观众安全,文化部下令停止使用。初衷是好的,问题却接踵而至。剧场停演好几年,演出时总是费力找剧场,一面是小观众不停写信问在哪儿演出,一面是十年“文革”后艺术家们迫切希望重返舞台的心情。
有一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覃琨冲出排练场,拿起电话,“北京有100多个剧场和礼堂,孩子们占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一。为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借用百分之一的剧场,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这个电话是打给《人民日报》文艺部的。这位覃琨,当年与方掬芬、连德枝和李若君被称为“中国儿艺四小花旦”。
198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文化生活”专栏发表题为《四分之一和百分之一》的文章。发表第三天,《中国少年报》读者来信专栏中登载了两封信:一封是兴隆街二小7位少先队员写的,题为《我们要看戏》;一封是王府井小学四年级(3)班全体同学写的《给我们盖个剧场吧》。“编辑叔叔”按语说:“这个要求合情合理。”
“我支持你,但我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我要请八大儿童文学作家,联名写文章,呼吁为孩子们建一个新剧场。”正在北京医院住院的冰心老人,听闻这些事情,为孩子们的事着急。她让覃琨去找柯岩,委托她写文章。
“救救孩子”在柯岩那里就是一把通关钥匙。文章出炉得比想象的快。1980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在京的八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谢冰心、高士其、张天翼、严文井、金近、柯岩、袁鹰合写的文章《孩子们到哪儿去看戏?》。文章中写道,“水果、蔬菜、肉类、粮食是儿童长身体不可缺少的食品,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更是陶冶情操、铸造灵魂必需的营养。否则,有健硕的躯壳,没有充实的内心,又有何用?”时隔一月,上海的儿童作家也积极响应。1981年1月13日,《人民日报》登载了钟望阳、陈伯吹、何公超、贺宜、包蕾、任大星、任大霖、鲁兵等8位作家签名的文章《我们的联想》。
社会呼声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注。从1981年4月13日起,中南海怀仁堂免费开放五天为少年儿童演出。演出期间,邓颖超、宋任穷和胡乔木等中央首长还同孩子们一起观看儿童剧《岳云》。中直机关礼堂、国务院小礼堂等也先后免费对少年儿童开放。
几经周折,1988年5月10日中国儿童剧场终于迎来了奠基仪式。经过两年多的施工,新剧场于1990年9月竣工。转眼之间,这座剧场见证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60周岁的生日。
“我们要建成远东第一的剧院。”1956年中国儿艺建院,时任院长任虹提出了他对中国儿艺的畅想。正因为怀有这样的梦想,中国儿艺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信仰和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正因为有了社会的支持,中国儿童戏剧的梦想之花才在我们的脚下盛开绽放。八位作家与中国儿艺的故事,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往事,却也勾连着历史的必然,与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梦想一脉相承。
60年间,从第一任院长任虹到现今的第六任院长尹晓东,梦想一直接力。60年,164部剧目,演出场次超过13500场,每周大、小剧场都有演出,每年将近700场的演出场次,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这样的成绩,不知道是不是当年任虹心目中的“远东第一的剧院”?但新一代中国儿艺人在追梦路上不会停歇,会朝着他们心目中“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剧院”乘风破浪,扬帆远行……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9日 08 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