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圆明园遗址考古今年“推进”至大水法
2016年06月12日 04:47:00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记者在圆明园“文化遗产日”主会场了解到,今年圆明园遗址考古将继续推进至西洋楼大水法区域,完成2000平米的遗址清理工作,并有望在年底发布考古报告。

  昨天上午,市民在圆明园“公众考古”活动现场近距离观摩考古队员工作、体验科学考古过程的同时,8位来自首师大、联合大学的考古专业学生志愿者为现场观众“答疑解惑”、科普考古科学知识。

  据北京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考古工作人员金和天介绍,圆明园考古与其他考古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考古目的主要是要摸清皇家建筑的地基。“现在的皇家建筑规模最大的是故宫,但不具备考察地基的条件;此前对皇家建筑地上部分的建造规格和体制有详细记载,但对地下部分尚属空白。”

  去年在圆明园养雀笼区域已完成了1000平米的遗址清理,发现了三合土与砖石结合的地基结构。而圆明园遗址考古今年的重点区域在西洋楼景区大水法和远瀛观一带,预计考古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考古工作以清理为主。未来随着考古进一步推进,还将对地基规模有更细致的研究成果。金和天表示,有望在年底发布考古报告,如此一来,圆明园遗址考古将首次“摸清”皇家建筑地基,填补学术空白。

  据了解,大水法遗址是北京圆明园中西洋楼景区的一部分,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是以喷泉为主的园林景观。主体建筑为巨型石龛式,中券前有狮子头喷水瀑布,成七级水帘。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时对圆明园进行了劫掠,其中英军还放火焚烧,今仅存大水法、远瀛观的几个大理石石柱屹立。

  市文物局未来将继续深入探索“公众考古”新形式,使文化遗产摆脱封闭,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的丰厚土壤,真正做到全民共享。

标签: 圆明园;考古;遗址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端午假期北京全市迎客410万人次

每日关注
  • 北京节后首个工作日机动车尾号不限行
  • 端午北京秩序平稳 接报各类警情均比去年同期下降
  • 德国总理默克尔今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 气象台发暴雨蓝色预警 江南华南云南等有较强降雨
  • 珠三角部分产业转型向内地转移 外来工还稳得住吗
相关阅读
  • 考古专家发掘巫山高唐观遗址 埋藏数十座古墓葬
  • 西安发现5000年前中国人酿制啤酒证据
  • 3000年前的“海南人”长啥样 3处遗址填补海南考古多项空白
  • 海昏侯墓与致远号沉船等入围十大考古发现终评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