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高瞻远瞩:瞿秋白起草《文件处置办法》
2016年06月20日 20:04: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胡锦武 崔清新

  中央档案馆内,珍藏着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1931年的一份手稿——《文件处置办法》。起草该文件4年后,年仅36岁的瞿秋白慷慨就义。这份中共最早的关于档案文件管理的规定,对党的历史文献的管理保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

  这份《文件处置办法》共7条,规定了档案分类整理、编目、留存、销毁的原则与方法,资料的收集、保管等内容。

  在起草件末尾,瞿秋白特地写了一条“总注: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二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瞿秋白特别在“将来”两字旁打了着重圈点,表明他在起草文件时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信心。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北京爱国学生运动。1920年秋,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赴苏俄实地采访,两年时间里,撰写了数十篇通讯和著作,以自己的亲见亲闻,客观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状况。1921年5月,他在莫斯科经张太雷介绍,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年1月回国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创刊号首次发表了他译配的中文版《国际歌》,法文“国际”采用音译“英德纳雄纳尔”,一直沿用到今天。同年7月,他和邓中夏等一起筹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这所国共合办的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走过了短暂又辉煌的一生。

  1927年“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持党中央工作。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瞿秋白和周恩来等主持了大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六大结束后,瞿秋白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8月回到上海,随后再次主持党中央工作。1931年1月,在被王明错误打击、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后,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参加领导文委和左联的工作,并翻译列宁著作,与鲁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曾书赠瞿秋白联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随着上海地下斗争日益残酷,1930年4月《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同志信》强调:由于环境恶劣,各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凡是“不需要的文件,必须随时送至文件保管处保存”。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文件保管处已经集中了20余箱文件、资料,中国共产党第一座秘密档案库就此建立(党内习惯称之为“中央文库”)。

  1931年初,周恩来到中央秘书处视察工作并查用文件。在视察中发现该处内储藏的文件、资料一包一捆未加整理,当即指出“文件材料应分条理细,进行分类整理”,并对陪同的中央秘书处负责人说:“在文件整理方面,你们可以找阿秋(瞿秋白)去谈谈,请他给写一个文件处理办法。”

  瞿秋白欣然同意,很快起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文件处置办法》。

  起草过程中,瞿秋白提出,要对所有文件“切记注明年月日,愈详愈好”。中央及地方及各团体的机关报,需全份保管者,应妥善置于“只有至多两人知道的地方,同时当然要是不甚费钱的地方”,并“把历年来的机关报上之论文,编一本分类目录(并在每篇注明写作的日期)”。

  见到起草件后,周恩来批示“试办下,看可否便当”。

  这一《文件处置办法》成为中共第一个档案文件管理制度,由中央文库最先执行。《办法》的实施使得大量珍贵的党史档案资料得以保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刑场后,盘膝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像瞿秋白这样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物和事例有不少,他们表现出的高瞻远瞩、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对后来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钦佩和敬仰。

标签: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世界难民日:形势严峻 任重道远

每日关注
  •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贵州答卷:崛起黔中 生机勃勃
  • “党史党建知识竞赛”正式开赛 为95载辉煌喝彩
  • 劳模徐虎:“晚上七八点钟的太阳”仍在发光发热
  • 从习近平在塞波两国署名文章看“16+1合作”蓝图如何绘就
  • 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扩员”将提升上合组织的国际地位
相关阅读
  • 喜迎建党95周年,两学一做再发力
  • 【光辉历程】档案馆里的工作报告
  • 《彭德怀元帅》:彰显信仰之美
  • 坚定信念:柳直荀转报郭亮的遗嘱(光辉历程)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