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什么种子?怎么连生产许可证也造假?”日前,南昌县蒋巷镇种粮户张英反映,6月中旬,有人推销晚稻种子。但他发现,其外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号是“0000”,生产厂家本是“江西余江永盛常规水稻种子有限公司”,但办公地址显示位于南昌市化工大市场。
“我怀疑这些种子有问题。”接到种粮户反映后,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担心买到假种子
7日,记者来到蒋巷镇。张英说,经销商推销永盛牌“湘晚籼11号”晚稻种子时,声称是广东省农科院引进的,2014到2015年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地试种表现出高产和超高产水平,一般水田亩产量在600公斤至650公斤,高肥水田可达750公斤/亩以上。
张英向记者展示留下的包装袋说,向当地农业部门咨询后,发现“湘晚籼11号”(审定编号:赣审稻2002014)外包装加贴的生产许可证号[(赣)农种生许字(2015)第0000号]查询不到,种子经营许可证号也查无结果。同时,外包装显示生产厂家为“江西余江永盛常规水稻种子有限公司”,但其办公地址却显示位于南昌市化工大市场。
据了解,蒋巷镇三洞村有人购买了永盛牌种子,记者随后来到该村。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海保表示,他是镇里的种粮大户,6月中旬,他以9.6元/公斤的价格,买了0.9万公斤永盛牌“湘晚籼11号”种子,共花了8万余元。如今,稻种已播到农田中。
“我还不知道这个种子是否有问题。”刘海保惊讶地表示,他是通过蒋巷镇一个种粮合作社买的种子。像他这种情况,还有合作社的另外四十余户种粮大户。
“这到底是不是假种子?会不会引发稻谷减产或绝收?”种粮大户纷纷表示担忧。
“湘晚籼”包装里卖“黄华占”
7日下午,记者赶到永盛牌包装袋上显示的办公地址——南昌县莲塘大道的南昌市化工厂A8栋14号门面,但大门紧闭。
记者拨通了该销售商负责人吴方友的电话。对“生产许可证号”查询不到的原因及其进货途径,吴方友并未回应。他强调:“我们的种子没有质量问题,不会引发减产等问题。但湖北种子集团公司告我侵权,双方在协商处理此事。”
“问题种子”与“侵权”有何关联?对此,湖北种子集团公司水稻部副经理范忠志表示:“接到举报后,我们对永盛牌‘湘晚籼11号’种子进行了DNA鉴定,结果显示为‘黄华占’品牌的种子。但是,只有我们有授权经销‘黄华占’的资格。”
记者查询资料获悉,“黄华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发的水稻品种。2009年正式引入江西(赣引稻2009010),湖北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是“黄华占”品牌在我省范围唯一授权单位。因其性能良好,“黄华占”近年受种植大户青睐。
“吴方友没有得到授权,于是换了包装,卖给合作社时宣称是‘黄华占’,人家觉得便宜就会买。虽是同一个品种,但没有专业加工技术,种子的质量与我们生产的肯定不同。”范忠志说,“事实上,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吴方友5月已承认违法侵权,并在承诺书上答应不再生产、包装、销售‘黄华占’,或用其他名称包装‘黄华占’水稻种子。”
范忠志拿出承诺书上确有吴方友签名,“他们如今还在销售,不仅违背了承诺,更让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
农业部门展开调查
为了解情况,记者又来到南昌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罗清表示:“已接到举报,正就此展开调查。”
罗清介绍,早在2011年,“湘晚籼11号”晚稻已退出江西市场,省农业厅也废除了审定编号。“其实就算生产许可证有效,也不可能是第0000号,这是明显的造假行为。根据以往经验看,假种子与真种子相比,至少减产50公斤/亩。”
罗清还说,根据《种子法》相关规定,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以此品种种子冒充其他品种种子的,种子种类、品种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或没有标签的,均可认定为假种子。“由于‘湘晚籼11号’已退市,无论包装内的是‘黄华占’还是其他种子,均可认定该品牌为假种子。”
记者了解到,《种子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假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