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我国科技人员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
2016年07月23日 11:36: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雷宇

  长期以来由西方国家引领的以大型装备铸造、锻造、铣削分离制造高端金属零件的历史将被中国科学家改写。华中科技大学今天对外宣布,由该校张海鸥教授团队历经10余年潜心攻关发明的“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在3D打印技术中加入了锻打技术,日前已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

  3D打印作为一项前沿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传统的金属3D打印有铸无锻,容易产生疏松、气孔、未熔合等缺陷,打印不出经久耐用的材质,全球3D打印行业一直处在“模型制造”和展示阶段,“中看不中用”。

  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华中科技大学数字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海鸥团队经过10多年潜心攻关,独立研制出“微铸锻同步复合”设备,创造性地将已有千年历史的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实现了首超西方的微型“边铸边锻技术”,大幅提高制件强度和韧性,确保了构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铸锻铣一体化”技术同时解决了传统机械制造“锻铸分离”和3D打印“有铸无锻”的难题。张海鸥介绍,运用“铸锻铣一体化”技术生产零件,其精细程度比激光3D打印提高50%。同时,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可控,大大缩短产品周期:制造一个两吨重的大型金属铸件,过去需要3个月以上,现在仅需10天左右。该技术以金属丝材为原料,材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而丝材料价格成本仅为目前普遍使用材料的十分之一左右。在热源方面,因使用高效廉价的电弧,成本也只需进口激光器的十分之一。

  据了解,“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海洋、核能、冶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期,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定制了一款发动机过渡段零件。经专家组实地考察和鉴定认为,采用新技术首次铸锻铣一体化高质量3D打印成形的优质锻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标签: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泰国曼谷一轿车冲进四面佛 至少六人受伤

每日关注
  • 北京旅游委:十渡等39景区暂停营业
  • 人社部回应延迟退休:怎么延?影响就业吗?
  • 西北东部、华北等地有强降雨 江南华南等地持续高温
  • 102部委集中“晒账本”力度大 首次增加绩效评价
  • 问题跑道“合标不合格”:国标未限定部分有毒物质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五十五期: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 【漫看两会】两会后,这些改革举措将影响我们的生活
  • 【政百科】第四十三期:十年生态路,为浙江带来了什么?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