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最新报道】上周媒体曾报道过奉贤区中心医院接诊两名重度中暑热射病患者,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获悉,因病情过重,其中一名中年女性在送医两天后抢救无效死亡。
由于最近几天每日最高气温均高于35℃,上海市疾控中心已经收到了多例危及生命的重症中暑病例的报告。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连续“高温”模式下,老年人及从事高温露天及高强度工作的工人是最危险的人群。市疾控中心也再发提醒,32℃以上的高温天,电风扇作用很有限,让老人、孩子、体弱者以及户外工作者多呆在空调间才是避暑的有效方式。
奉贤一名热射病患者死亡
上周,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奉贤区中心医院一天内陆续收治了两名重度中暑热射病的患者。其中一位46岁的女性于7月21日下午2点左右晕倒在路边,大概3小时后才被人发现,送到医院时已经处于深昏迷状态,体温高到“爆表”。急诊医生考虑为重度中暑热射病,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水肿、脑水肿、DIC、休克,紧急予以积极的抢救措施,并组织多学科会诊。然而因为病情过重,患者于7月23日17:30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另外一位66岁的妇女,发热昏迷在家,大约23个小时后才被家属送入医院。当时医生诊断为重症中暑热射病,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水肿。据悉,患者目前仍意识不清、病情危重,在积极抢救治疗中。
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发现,高温热浪期间,高温中暑事件多、平均中暑死亡人数多;高温热浪连续天数越长,发生高温中暑的人数越多。以2013年为例,上海遭遇了近年来最严重的高温酷暑,高温热浪出现4次,最长一次连续天数达到15天,因而当年的高温中暑的人数和死亡人数都远远超过了近几年的平均水平。
32℃以上开空调才能减少中暑
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持续高温炎热天气中,人体常出现因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引发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人体死亡。据了解,轻度中暑和感冒或者胃肠炎的感觉非常类似,都会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发热、脸色苍白、疲倦、皮肤(肌肉)疼痛、恶心、呕吐。随着中暑病情的加深,严重的会高热、抽搐、昏厥、意识障碍,引发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这些情况可能致命,需要尽快送医院急诊治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五类人群应高度关注,最好一天两次确认他们的身体状况,其中包括65岁及以上老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运动者。一旦气温升高至32℃以上,电扇对减少中暑发生则效果甚微。因此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和精神病患者,在家中安装并使用空调是最根本的预防中暑措施。
急救医生也坦言,热射病的治疗,及时是关键。一旦发现,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求医务人员急救。从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这两个热射病例中不难看出,送医时间过晚,将影响抢救和治疗。
预防中暑,民间有不少误区。疾控中心专家忠告,感冒时,千万不要认为吹空调开电扇不好,会“加重伤风”,此时应使用空调,在家中凉爽的环境中静养,尽量避免接触高温环境。(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新闻链接:
一旦发现中暑的病人,如何处理?
首先,应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然后,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接着,必须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求医务人员急救。
预防中暑,做好以下几点:
图说:高温天要注意补水。网络图
1、高温天尽量在室内活动,外出做好防晒工作,准备防暑药物,避开中午时段,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室内高温要注意通风降温。
2、注意补水,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不要喝含酒精、咖啡因类饮料。应少量多次饮水。
3、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
4、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利于吸汗,加强热量的散发,减少热量,身体暴漏的部位注意涂防晒霜。
5、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产妇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中暑,应格外予以关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