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评:“空白罚单”,在“规则之治”中求善治
2016年07月29日 14:19:30 来源:人民网

  7月23日晚,安徽的汪先生在朋友圈中晒出一张桐城交警的罚单,这是一张没有扣分与罚款的“空白罚单”,只有交警留下的一行温馨小字:“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据了解,桐城交警倡导“人性化执法”,对不熟悉道路情况的外地牌照车辆的首次轻微违法,一般只给予口头警告。

  无独有偶。为促进市民遵守交通规则,6月中旬起的一个月内,江苏灌云县推出交通违规“优惠券”:市民违章被罚凭券打5折,若电话求助答对券上的交通法规,可免罚。

  “和一般的交警不一样!”灌云的“优惠券”,得到市民普遍叫好;桐城的“空白罚单”,让大家拍手称赞。有网友说,这是城市好客的最佳名片。但是,对于这样的执法“人性化”,也有网友质疑略显随意,“是对另一些人相对不公”,甚至有人说,“处罚不是娱乐”。

  为“人情味”叫好,对“有弹性”质疑,也是一道摆在法治路上关乎法理与情理的思辨题。城市道路规则常变常新,外地车不熟悉路况是常情,“误入藕花深处”是常态。如果交警照单罚款,肯定没有问题,但对初犯者原谅一次,却是将心比心的“同情的理解”;刚性执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法理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法律适用时的“人人相同”,而一味“照单全罚”,反而会让人觉得城市缺乏人情味。若进一步辨析,诸如桐城交警的做法,并非传统意义上照顾熟人的“人情”,而恰恰是一座现代城市的“人情味”。

  甚至,也有人为现代的“人情味”找到了最生动的古代注脚。这张空白罚单产生的地方,正是著名的“六尺巷”。六尺巷,是各让三尺让出的历史佳话。世殊时异,礼法社会不复,但“礼”并没从根子上消失,“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中国传统道德元素并没有消失。何况,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线,时代强调“法的精神”,却从来不排斥吸收道德元素。如果一张“空白罚单”的教化意义胜过千百张罚单,如果更多人通过它看出城市执法的不易和温情,从而升腾出高标准自律,以德言善行回敬这座城市“一丈”,那么,善莫大焉。

  当然,对于身处法治社会的人而言,我们不可能离开对法律的遵守去谈“法治”。而回到法律,无论桐城罚单还是灌云的“打折”,都师出有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警告本身就在其列。事实上,交通处罚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处罚。而行政处罚法也规定了:“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可知,视违章程度选择罚还是不罚,交警有自由裁量空间。

  其实,当全社会都在谈论“空白罚单”之时,就不止是简单的喝彩或质疑了,而是在探讨一种如何将规则治理更深入人心的最佳路径。这些年来,事故多、警力少,传统交通安全管理和宣传已经存在困境,而过于强硬的交通执法还引发了不少警民冲突的案例。如何让城市更规范?如何让交通更畅通?除了以技术手段推动城市的治理现代化,也需要推动深得人心的“善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灌云县的“优惠券”,还是桐城的“空白罚单”,都构成了追求实效、俘获人心的社会管理小创新,这正是文明社会所乐见的一道“靓丽风景”。

标签: 罚单;交警;行政处罚;质疑;法律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感觉身体被掏空》戳痛“加班狗” 温籍音乐人金承志神曲爆红网络

每日关注
  • 儿子无故被关押?1人1天报假警212次被拘留8天
  • 河南“彪”爸携子千里行引争议:如何把握尺度?
  • 广州番禺大学城师生上半年频涉醉驾 有教授涉案
  • 广州警方通报“男子侮辱黑人遭掌掴”:扒窃被打
  • 郑州不少高校对外来车收费 校方:为限制外来车
相关阅读
  • 北京重罚大气污染行为 上半年开出数千万元罚单
  • 用法律捍卫英雄记忆的国家,才值得尊重
  • 进入夏季结婚高峰 交警从源头管控婚车乱象
  • 9岁女孩参加高考被质疑炒作:其父开办培训学校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