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检索出的代办商家
北青报记者发送商品链接后的客服回复
北青报记者注册的“店铺”运营后台截至发稿时仍可正常运行
昨天,北京市食药监局首次曝光60家无公示证照外卖商户,这些商户分别来自百度外卖、饿了么及美团外卖,通过互联网监测随机锁定,这样的曝光今后将定期进行。目前市食药监局已固化相关证据,并对以上外卖平台进行立案调查。据悉,三大平台将面临最高20万元的罚款。
昨天上午,市食药监局再次约谈外卖平台负责人,并在约谈会上公布了百度外卖、饿了么及美团外卖平台的60家无公示证照餐饮商户。据悉,首批曝光的60家无证照餐饮商户是通过互联网监测随机锁定的,市食药监局互联网监测中心负责人赵鑫表示,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互联网违法行为进行搜索监测,为监管部门提供违法线索。市食药监局表示,今后将定期曝光此类商户。
违规商户通过互联网监测随机锁定
“进行全网自动搜索的方法有多种。”赵鑫介绍说,一是匹配网店名称,“通过食品经营许可系统的比对,如果发现店铺名称不规范,将被列入可疑名单进行重点检查。”第二种途径是对店铺的地址进行比对,“例如,有的平台多个店铺使用一个地址,这一类店铺可能存在着无证或未在原址经营的问题。”赵鑫说,三是比对电话,如未标明店铺电话信息,或者多个店铺使用一个电话号码的。此外,有的店铺地址只标明“北京”或者“北京市”,地址模糊都会被提取出来。
对三大平台立案调查 最高罚款20万
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唐云华在约谈会上表示,目前已对上述违规商户信息进行证据留存,并将于近期对三大外卖平台进行立案调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三大外卖平台将面临最高20万元的罚款。
唐云华透露,9日晚,百度外卖、饿了么及美团外卖等平台收到食药监局约谈信息后,连夜下线一批无公示证照商户,“我们通过互联网监测锁定问题餐饮商户的过程中发现,不断有商户从页面中消失或停止营业,但目前已对首批公布的60家无公示证照餐饮商户信息进行了固化保存,将作为证据,对这几家外卖平台立案调查。”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这意味着,三大外卖平台此次将面临最高20万罚款。
“平台提出‘审核难度大’完全是借口”
“死灰复燃”是各外卖平台上无证照餐饮商户的一大特点。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市食药监局多次约谈外卖平台负责人,各外卖平台负责人在约谈会上屡次表示已清理一批无证照商户。经历“315”大面积清理之后,外卖平台上的无证照餐饮依然占据着不小的比例。
对于无证照餐饮在外卖平台上“死灰复燃”的原因,各平台均有自己的说辞。饿了么认为前期对商户的审核系统不够严谨。市场竞争情况下部分人员业务压力大,铤而走险,导致无证照商户出现在外卖平台上。百度外卖表示,“平台审核证件的难度比较大”,有些商户利用PS手段伪造证件,超出工作人员可识别的审核范围,同时也有审核人员与商户勾结的情况存在。而美团外卖则表示“外卖平台作为新兴行业,难免存在管理跟不上的情况”。
对于各平台提出的“审核难度大”等理由,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唐云华说:“315之后就将全市22万家餐饮商户的数据库开放给各平台,便于批量对比审查。说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比对结束完全是借口,全市22万家餐饮单位的筛查也就是一晚上的时间。”在市食药监局食品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江看来,“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轻视食品安全是无证照商户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在外卖平台上的主要原因”。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市食药监局投诉举报中心共收到对三大订餐平台的投诉举报228件,其中有关美团网的投诉举报92件,有关饿了么的投诉举报77件,有关百度外卖的投诉举报59件。
唐云华透露,对于接到举报线索的无证照餐饮,市食药监局将立即进行现场查处。同时从年初开始,本市制定了“万余家无证照餐饮单位查处”计划,目前已实现治理率46.4%,针对网络订餐平台上无证照餐饮频现的状况,一方面将利用全网自动搜索等科技手段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加大巡查执法力度,“藏身居民区内的无证照餐饮,将是下一步打击的重点。”唐云华说,通过线上线下联合整治,共同打击无照无证餐饮单位。
文/本报记者 张小妹
调查
外卖送餐平台现“幽灵”店铺
北青报记者亲测无证无照无店面 支付数百元即可在“饿了么”开店铺
在外卖送餐平台上,每家店铺都会留下地址,但循着一些地址去找,有时会出现“查无此店”的情况。按照送餐平台上商家进驻的要求:证照齐全,有实体店,经过“到店拜访”后才能入驻,那这些没有实体店的“幽灵”店铺又是如何出现的?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某大型服务平台上,有部分商家自称可“代办”网上送餐平台的开店业务。北青报记者亲测发现,即使没有实体店,没有营业执照,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只要提供一个手机号码和一张身份证,再支付数百元费用,三天内商家便为北青报记者在“饿了么”上成功“代办”了一家“幽灵”店铺。
对此,北青报记者咨询法律专家获悉,买店者、代开店中介在此事中或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平台方则存在监管缺失等问题,应受相应惩处。
事件
“多商家地址雷同”牵出送餐平台“代办”业务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无意中在“饿了么”送餐平台上检索发现,附近同一个地址上注册了5家实体餐厅,而实际探访却发现这5家餐厅并不存在。该网友称,自己向“饿了么”平台反映后,这5家店随即被下架。同时,爆料网友称在淘宝网上检索发现,有商家自称可代办送餐平台开店的业务,但不知这一消息是否属实。
北青报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美团 饿了么 代办”等关键词后,检索页面的确显示至少十多家店铺自称可代办“外卖平台开店”业务,而报价自50元至1000元不等。抱着质疑的态度,北青报记者随机联系了几家店铺的客服人员,询问对方在送餐平台上代开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得到回复称“没有门面、没有证件都可以(代办)”。
探访
不同送餐平台代开店报价不同
看到北青报记者询问“代开店”,多数店铺的客服人员会留下QQ号,提出在QQ上进行沟通。北青报记者随机添加了几名商家的QQ号。
此前,北青报记者检索几家外卖平台的官网获悉,除了个人资料,商家进驻还需要有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以及有能够提供堂食服务的实体店面。交流中,多名商家透露没有上述材料也能在送餐平台上开店,但补充说:“现在饿了么和美团比较好办,百度外卖暂时不行。”
此外,商家称,代办不同送餐平台店铺的收费也不同。代办“饿了么”店铺的收费从400元至550元不等,而商家称“美团按照城市不同收费不同”。北青报记者表示地址在北京,其中一名商家报价1000元,另有其他商家称700元可以做。
商家自称全国各地都有其代办的店铺,北青报记者提出想看看几家“这样的店铺”,随后,一名商家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自己近期代办的10多家店铺的截图,北青报记者询问是否有北京地区的,该商家提供了位于朝阳区的一家“饿了么”店铺。
按照商家提供的店铺名称,北青报记者在“饿了么”网站进行检索,发现该店铺的“商品”页面及“评价”页面并未有异常显示,信息显示,该店铺商品月销量已有27单。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商家”页面,该店铺留下的地址位于朝阳区光华路某大厦地下一层,但在“商家实景”展示部分,一张门头照看似在室外而非地下室。
北青报记者循着店铺地址进行实地探访,发现该大厦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区域,北青报记者随后致电该大厦物业获悉,“地下一层没有店铺,整个大厦的其他区域也没有这家店”。
揭秘
以“加盟商”身份冒用企业证照开店
北青报记者随机联系了一名自称可以代办“饿了么”店铺的商家。商家说,只要北青报记者提供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一张银行卡信息和一个白号(未注册过“饿了么”的手机号码),他就可以为北青报记者代开一家店铺。
此外,商家提醒,需要北青报记者提前想好要经营的商品种类、店名,并提供店铺地址。“我没有实体店,哪儿来的地址?”对于北青报记者的疑问,商家答复称:“可以看一下你楼下有什么饭店,你去问一下他们的地址,用他们地址注册是能通过的,或者找附近一家关了门的店铺地址,再或是留一个模糊的地址,但这个地址要离你家很近,方便送餐员取货。”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按照“饿了么”官网显示的店铺进驻流程,在提交申请时必须上传店铺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照片,代办商家称,这是整个申请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但他承诺只要付款,就会给北青报记者弄到全套证照。
“我们现在都推荐客户使用企业证照”,代办商家解释称,企业证照可以“加盟商”的身份进驻,“一个企业旗下可以分很多个分公司和子公司,他全部都可以挂靠一个总部的营业执照下。”
按照商家的说法,他手里有全国各个区域的企业证照,都是花了钱,“通过专门的渠道”买来的。“包括他们的法人、股东和注册资金我们都知道的,而且证照信息都可以在工商那边查得到,保证是真的。”
随后,北青报记者向其询问冒用企业证照是否会被企业或平台发现,商家答复称“绝对不会”。他解释,客户的店铺名和被冒用的企业名称不同,通过一般检索看不出问题。其次,按照“饿了么”平台现在的规定,除了店主自己和“饿了么”后台能看到店铺注册时使用的证照,包括被冒用企业在内其他用户,都是看不到店铺证照信息的。此外,商家称,“‘饿了么’审核时只看证照真伪,不会去向企业方核实”,“平台会默认你是加盟商,但企业本身却不知情”。
亲测
支付400元 一天代办出“幽灵”店铺
商家强调,要代开“饿了么”店铺,客户要先通过淘宝“拍下宝贝”付款400元,等商家在线提交了店铺的申请材料后,再“确认收货”。商家解释,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有人通过‘退货’的方式来骗店”。
北青报记者拍下这件虚拟商品并支付了400元,随后,商家提供了3家北京地区的企业供北青报记者选择。8月2日,北青报记者随机选定了一家餐饮企业,随后,代办商家索要了北青报记者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机号、店铺名、店铺地址等信息后,为北青报记者提交了申请。在对方提交申请后,北青报记者点击“确认收货”,完成交易。
随后,北青报记者在“饿了么”官方网站查询“审核中”的申请信息发现,代办商家提供的被冒用企业的营业执照与食品安全许可证照片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等信息与该企业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留下的一致。但北青报记者发现,申请页面显示的两张实体门店照片,均为经过处理的其他店铺内景图片。
8月3日,提交申请一天后,“饿了么”系统回复称,“开店申请已通过审核”,并表示将尽快安排市场经理与北青报记者取得联系。
疑问
进驻送餐平台是否环环有“监管”?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进驻“饿了么”店铺,审核之后还需要有一个“到店拜访”的环节。代办商家解释,“到店拜访”就是“饿了么”的区域负责人会去申请人的实体店铺去查看,“但基本上不会看”。商家称,如果不放心,可在审核通过后将手机关停几天,或告诉区域负责人自己的店铺正在装修,即可躲过这一环节。
提交申请后的第二天,北青报记者接听了自称“饿了么”市场经理打来的电话,对方询问店铺具体地址,是否有门头照,北青报记者回复称店铺正在装修,还未悬挂门头照,并表示人在外地,没法安排市场经理看店。随后,该市场经理提醒北青报记者“尽快把菜单挂上来”。
8月5日,在未经过“到店拜访”的情况下,北青报记者尝试营业。北青报记者在申请到的店铺后台填写了经营时间、配送时间及范围等信息,并上传了4张食物、饮品图片,随意标注了价格后,再使用其他手机号码下单,完成了“幽灵”店铺的第一份订单。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店铺仍可正常营业,且未接到市场经理要求再次看店的电话。
一位送餐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幽灵”店铺他们有时也会遇到。“明明是这个地址,但找不到这个店铺,所以只能给店铺老板打电话,约好地点去取餐再配送。”此外,该业内人士称,自己也曾遇到两家店合用一个实体店,其中一家店没有门头标志的情况,“跟主营的那家店商量好,两家店合用一套证照,再去平台上注册新店,也会出现有网上店铺但没实体店的情况。”随后,北青报记者拨打“饿了么”官方客服电话,因无人工服务,北青报记者通过语音留言举报有中介代开店现象,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答复。
专家
送餐平台监管缺失应承担连带责任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表示,在网络平台上冒用其他公司的名义进行宣传,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市场主体登记秩序,其行为显然违法。
韩骁指出,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食品经营许可证具有独占性,只能由取得证件的经营者个人使用,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让、挂靠或者交易。“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代开店中介的虚假盗卖等行为,但是从立法目的可知,对于网络上某些中介以原食品经营许可证所有人不可知的方式盗卖其许可证牟利的行为自然也应是予以禁止的。”
而对于平台方,韩骁表示,在平台方与消费者的关系中,平台方自称会“到店拜访”,但实际并未到店查看,即“默认了经营者的资质乃至食品质量是安全的”这一做法,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如实报告义务,应依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食品、药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而放任侵权行为的发生,未采取必要措施,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文/本报记者 张雅
实习记者 王小园 卢俊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