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雷电划过新疆库尔勒上空,预示着强对流天气即将到来。由于及时发出预警,当地的应对有条不紊。
人民视觉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气象预报预警,在天气瞬息万变的夏季,频频出现在公众的生活中。“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大家出行小心。”类似的提醒随处可见。
气象预报预警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布,为什么有时存在受阻“最后一公里”的状况?怎样使气象预警信息飞得更快,并精准送达千家万户?记者近日进行了多方采访。
预报要报得早,也要发得出、传得畅、收得到、用得好
现在,大家通过手机APP(应用软件)或者短信,能收到大量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预警发布运控室主任白静玉表示,气象预警信息不仅可以通过短信、互联网、电视、报纸、车载信息终端、楼间显示屏等渠道发布,还能与支付宝、微信、微博“无缝对接”。
“气象局的信息能做到一点多发,向事先洽谈好合作机制的有关部委、媒介等终端,同步推送预警信息。”白静玉解释道,不同级别的预警有不同发布方式。以支付宝等APP为例,橙色以上属于紧急推送内容,用户会收到“弹出窗口”的主动通知。而橙色以下级别的预警,则需公众主动查询。
提示方式花样翻新,说到底还是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公众安全。多一些有效预警,就可能少一点人员伤亡。这些年来,及时的预警没少为老百姓遮风挡雨。“气象部门做了统计,每年因为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在大幅下降,这和预报预警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有时台风来临前,为保障人员安全,相关部门会督促甚至强制撤离海上作业人员。有了准确及时的预警,就能让易发生灾害地区的人员提前撤离,各地都有成功案例。”
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全省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达90%。“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所降低。”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邹建军说,“所有突发预警都要‘报得早、审得快、发得出、传得畅、收得到、用得好’。预报要做精做细,还要让大家伙儿用得上、用得好。”
“土洋结合”发布预警,不遗漏一个地区,不落下一户人家
要让老百姓用得好,预报就必须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气象等相关部门“各显神通”,想了不少“接地气”的点子。
“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发布预警时要注意‘土洋结合’。”白静玉说,“在科技发达、信息传播渠道丰富的城市地区,可以通过短信、网络、APP等多种终端同步推送预警信息。但在手机和网络信号较差,且居民多为老人、孩子的山区、农村地区,我们采取的是当地土办法:大喇叭及时广播、信息员入户提醒等,这些方式并不过时。山洪来袭前等关键时刻,网格化信息员还会敲锣发出警报、组织大家撤离。”
在城市,气象预报正向着“社区化”“网格化”的方向发展。天津市气象局几年前实施了气象服务“楼长制”,气象信息经由市局、街道社区主任、楼长层层传递,保证紧急预警能及时“入户”。
天津市南开区广开街格调春天社区主任丰广珍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气象局会为社区‘量身定制’天气预报。如果有暴雨等极端天气,我会第一时间用短信和微信通知楼长。小区内地势高,但外面就是低洼地,‘社区天气预报’会特别提醒大家出行注意积水等。”
“现在天气预报的通知方式多种多样,对大伙儿是个特别好的提醒。”格调春天社区楼门长王淑琴笑着说,“别看我今年都74岁了,也学会了通过微信等方式,关注天气信息。我们楼里有位80多岁的孤老户,一次大暴雨前夕打不通她家电话,社区主任特别着急,赶紧联系我入户通知,提醒她买好必需品,没事别出门。把这种精细的预报及时送达老人、孩子等,真是太重要了!”
在农村地区,“村村通”信息员体系大展身手。每村确定一名联系人,其姓名、联系方式在当地气象部门备案,一旦有预警,气象部门会立刻联系这些责任人,由他们到村里挨家挨户通知。“气象部门推送预警信息时,还会根据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有所侧重,比如哪些地区需要特别防范暴雨洪涝,哪些要注意泥石流、滑坡等。”白静玉说。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与涉农、涉灾部门共建共用43.6万个大喇叭、76.7万名信息员队伍和7.8万个信息服务站,解决农村预警信息发布问题;通过海洋广播、北斗卫星等手段向海上船舶发布预警;通过预警收音机向人口密度小的偏远地区发布预警。“对语言沟通不畅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藏语、维语手机彩信等方式发布预警,力求不遗漏一个地区,不落下一个人。”白静玉说。
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公众风险防范意识还需提升
气象预报发布方式多样化,内容也越来越贴心。前些天,墨迹天气APP推出了“短时预报”功能,预报用户所在地未来一小时内的降水等天气情况。预报趋向个性化、精细化,更贴近每个人的不同需求。
墨迹天气气象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丁莉莉表示,精准到方圆500米以内的短时预报,能“关注用户头顶的那片云”,让用户知道未来一两个小时内,其所在地是否会有降水,以及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短时预报的技术手段多种多样,能尽早发现局地小尺度强天气的蛛丝马迹。龙卷风、冰雹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突发性,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剧烈变化。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只能从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研判,很难做到对它们的定时定量定点预报。”马学款说,“就像一锅烧开的水,锅里会冒水泡,准确预测哪个水泡何时在哪里产生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时候只能靠短时临近的监测和预警,作为常规天气预报的重要弥补手段。”
不过,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仍亟待改善。“短临预报对精细化要求更高,相当于把信息放到显微镜下给用户检验。”丁莉莉表示,用户反馈是对气象数据的补充,能帮助提高气象算法和播报的准确度。“我们特别欢迎用户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马学款看来,气象服务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还需要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越是尺度小的突发性强天气,预警时效越短。大家一不注意,就可能忽略提示信息,所以要对气象预警引起足够的重视。”
专家提醒公众,多渠道的信息发布是好事,但也得多留心其中隐藏着的“陷阱”。有人曾在朋友圈里发布虚假天气预警。而自2010年起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凡是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或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白静玉建议,公众在接到预报预警时,一定要关注信息来源是否属于正常渠道。一般正常的预警信息都会注明信息来源。比如“国家预警发布中心”“北京市防汛办”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