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调查称28.4%受访青年每月消费均会透支工资
2016年08月23日 07:40: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青年群体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一直颇受关注。有青年崇尚“该花就花”,认为趁年轻要对自己好些,有青年则坚持规划储蓄,认为年轻时就要为未来多做打算。年轻人到底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71名19岁至35岁青年群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8.4%的受访青年每月工资均会透支,45.4%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有时还需借助父母的经济资助,51.2%的受访青年期望“每月收入有一定比例剩余”,69.4%的受访青年认为年轻人应树立“有计划和理财意识”的消费观。

  28.4%受访青年坦言每月消费均会透支工资

  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湖南女孩张叶,每月房租几乎占了她一半收入,平时除了吃饭、交通等费用,偶尔还要有朋友聚会等花销。她直言工资“所剩无几”,“我工作有一年了,平时虽然不会因节省而过于约束自己,但消费水平真的不算高”。谈到为何没有多少积蓄,她坦言大城市的消费水平本来就高,还要承担房租这类不低的硬性支出,“想到去年过年回家没能给父母钱,反而让他们惦记我‘够不够花’,心里很难过”。

  河北省唐山市某中学教师王敏(化名)认为,生活条件好了,这让不少从小就没“受过苦”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刻意去约束自己,更谈不上有计划地消费。也可能有一部分“攀比”心理,“拿电子产品消费来说,电子商品更新换代快,年轻人的电子消费账单也跟着堆积。很多被更换的电子产品可能并未是坏了,只因为‘不是最新品’”。

  调查显示,28.4%的受访青年每月均会透支工资,26.2%的受访青年处于勉强收支相抵的境地,也有45.4%的受访青年有富余,仅4.3%的受访青年表示富余很多。有45.4%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有时还需借助父母的经济资助。

  张叶坦言,经济学专业出身的她非常注重收入规划和支出分配,也曾两次制定具体量化的理财计划,“因为难抵日常开销,每月定额用于理财的收入比例从1/5降至1/8。”她还表示,即便每月可供支配的数目微小,也会一直坚持,“这是一个好的习惯”。

  调查显示,45.5%的受访青年表示平时会按照自己制定的消费计划去控制消费,有29.7%的受访青年则坦言不会,还有24.8%的受访青年则据情况而定。

  69.4%受访青年认为年轻人应树立“有计划和理财意识”的消费观

  “如果每月都能将部分收入纳入投资基数,这种保底、有规律的资金累积在心理上是一种积极暗示,也能稳定投资理财,增加选择。”谈到信用卡消费,在张叶看来,大部分人都是直接上月花下月,下月再还上月,“其实在资产的优化配置上并没起到作用,我认为这还可能扩大人们的消费欲望,甚至产生依赖”。

  青年群体所期望的消费模式是怎样的?调查显示,51.2%的受访青年期望每月收入要有一定比例的剩余,26.0%的受访青年则表示消费不超过每月工资就行,14.6%的受访青年倾向于提前消费,“次月还信用卡”,另有7.4%的受访青年直言消费应随意,“喜欢就消费”。

  王敏认为,年轻人有朝气、敢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姿态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有长远的消费规划,树立责任心,“像一些消费水平远远超出收入水平的群体,除了宣扬的‘对自己好点’,还可能是出于心理脆弱,不够自信”。

  张叶则表示,年轻人初入职场,通常工资水平并不高,但生活还是要继续,“除了一些人是没有计划地消费,另一部分人应该是迫于无奈”。在她看来,年轻人的“必要消费”清单应该有“以提升自己为目的”的支出,“培养一个兴趣,练就一门技艺,偶尔去见见外面的景色,多读好书,这些都是回报丰厚的投资”。

  青年群体自身认为年轻人要建立什么样的消费观?69.4%的受访青年认为要有计划和理财意识,50.2%的受访青年认为要根据人生规划理性消费,另有33.1%的受访青年表示能享受的时候多享受。其他还有:多为兴趣和人生阅历消费(27.3%),不会花钱就不会挣钱(25.1%),要趁年轻时对自己好些(23.7%),消费水平代表身份地位(21.1%)。

  受访青年中,19~24岁的占16.4%,25~29岁的占44.9%,30~35岁的占38.6%。

标签: 青年;消费水平;消费观念;工资;透支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美国摄影师拍摄垂死之人 探讨人生真谛

每日关注
  • 习近平到青海考察: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 【治国理政新实践·广东篇】以资本之力激活媒体融合“洪荒之力”
  • 《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国6.6亿人脱贫促进包容性人类发展
  • 【治国理政地方谈】重庆给校园贷扎笼子保学生安全
  • 武汉三镇一年新开500多家面馆 迎合年轻人快节奏
相关阅读
  • 今年工资怎么涨? 10余省份公布企业工资指导线
  • 今年9地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2190元最高
  • 北京调整6项社保待遇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增至1890元
  •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 出彩“90后”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