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廖奶奶的咸鸭蛋致富"流油"记
2016年08月26日 19:29:11 来源:千龙网 刘阳

  廖秀英请参观人员品尝咸鸭蛋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打开淘宝网页,输入“廖奶奶家的咸鸭蛋”会弹出很多页面,“20枚包邮”、“周年庆”、“咸鸭蛋农家手工”等标语显示在店铺最醒目位置,网站上的廖秀英正端着一盘腌制好的鸭蛋对着镜头微笑。

  网络上的这个鸭蛋红人就是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86岁村民廖秀英,邻里街坊都习惯称她为廖奶奶。抗日战争时期,她被参军的父母从广东送到江西瑞金避难,父母牺牲后,她在瑞金扎下根来,成为了抗日烈士的后代。

  见到廖秀英老人时,她正和合作社的社员们一道清洗从养殖户那里收购回来的鸭蛋,这些鸭蛋经过清洗、烘干、抹泥、腌制等过程后就可以放到网上销售,而咸鸭蛋的收入也成为廖奶奶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过去的日子过得苦,在农村,鸡蛋、鸭蛋虽然很常见,但都是奢侈品。只有家里来了客人,农村人才舍得买、舍得吃。因为交通不便“走不出去”,廖奶奶咸鸭蛋的价格一直很低。

  “腌制鸭蛋的手艺也不是一天练成的,慢慢摸索尝试后就知道了‘秘诀’。夏季农活繁忙时,我都会把腌制好的鸭蛋从缸里面拿出来切开,送给村里帮忙收水稻的街坊。”廖奶奶说。就这样,廖奶奶咸鸭蛋美味的赞誉在十里八村传叫开来。

  “那时我把腌制好的鸭蛋放在箩筐中提到集市上卖,每天只能卖几十个,一个月最多也就卖出几百个,我16岁开始腌制、售卖咸鸭蛋,我从没想过能在网上卖鸭蛋, 而且现在还卖得这样好!”2015年4月,廖奶奶乘上了电商平台的快车,在网站上卖起了自己的咸鸭蛋。由于品质独特,廖奶奶的咸鸭蛋收到消费者的青睐,但随着销售成倍增长,问题也出现了,因为咸鸭蛋是从村民那里收购过来的,再加上腌制咸鸭蛋的四十多天,货源跟不上,很多大的订单廖秀英都不敢接。当地政府得知这种情况后,2015年12月18日正式注册成立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并采取“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以咸鸭蛋为主的农产品销售。自去年加入村邮乐购以来,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共卖出咸鸭蛋200万个,月纯利润18万元。发展贫困户社员23人,帮助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2016年3月廖奶奶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一下子成了“鸭蛋红人”,咸鸭蛋日销售量高峰时达到4000多个,供不应求。除此之外,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借助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和星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地政府大力建设蛋鸭、白莲、果蔬等特色农业基地,加快了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进程,帮助村民一起致富。

  据壬田镇党委书记刘志斌介绍,让“咸鸭蛋企业”拉动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壬田镇将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对象结对,让贫困户参与土鸭养殖,一方面帮助贫困户拓宽致富路子,另一方面帮助解决土鸭蛋货源问题,在政府及邮政公司支持下,免费为贫困户发放蛋鸭3000只。作为经营实体,合作社还提供劳务就业机会,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咱们自己富了不叫富,大家伙都富起来,那才叫富裕。”对于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腌制鸭蛋的秘诀,廖奶奶从不吝啬的传给别人,哪怕是陌生人。自己的合作社里有24家贫困户,怎么让大家伙一起致富,这也是廖奶奶的心愿。

  如今86岁的廖秀英精气神很好,说话思路清晰,她希望通过“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能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8月25日,村民清洗鸭蛋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廖秀英16岁开始腌制、售卖咸鸭蛋,“我从没想过能在网上卖鸭蛋,现在而且还卖得这样好!”她说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把鸭蛋洗净,裹上江西特有的红泥巴、放上盐、糖、酒精等用料,粘上草灰,放到缸里腌制一个月,橙黄流油的鸭蛋就腌制好了。等上40天,咸鸭蛋就能搭上邮政电子商务的快车,成为餐桌上的“香饽饽”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把鸭蛋洗净,裹上江西特有的红泥巴、放上盐、糖、酒精等用料,粘上草灰,放到缸里腌制一个月,橙黄流油的鸭蛋就腌制好了。等上40天,咸鸭蛋就能搭上邮政电子商务的快车,成为餐桌上的“香饽饽”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把鸭蛋洗净,裹上江西特有的红泥巴、放上盐、糖、酒精等用料,粘上草灰,放到缸里腌制一个月,橙黄流油的鸭蛋就腌制好了。等上40天,咸鸭蛋就能搭上邮政电子商务的快车,成为餐桌上的“香饽饽”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廖秀英的孙媳妇、凤岗村“农村e邮”服务站站长曾美玉在查看网店销售情况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2015年12月18日正式注册成立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并采取“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以咸鸭蛋为主的农产品销售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把鸭蛋洗净,裹上江西特有的红泥巴、放上盐、糖、酒精等用料,粘上草灰,放到缸里腌制一个月,橙黄流油的鸭蛋就腌制好了。等上40天,咸鸭蛋就能搭上邮政电子商务的快车,成为餐桌上的“香饽饽” ( 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标签: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孟加拉猫因长相酷似“小老虎”网络爆红

每日关注
  • 习总书记青海之行,最关心这三件事
  • 习近平对体育健儿说了什么?
  •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 审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高宝来和刘芳
  •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这些事儿,你都要知道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