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是与会各国领袖共同探索世界经济发展有效途径、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盛会。
20国集团在应对2008年源自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和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经济除少数国家外至今仍萎靡不振,贸易投资增长滑坡、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现象有增无减,致使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合理。所有这些问题急需通过共同商讨出新方案来应对新挑战。因此,探寻如何使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确保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是20国集团的主要任务。这意味着20国集团正从当初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机制转向治理全球经济的机制。
为了完成这样的转变,各国必须有共同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谋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建立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卓有成效地治理世界经济的目的。为此,至少应理顺以下几种关系。
一、时代要求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再也不能搞封闭型的经济组织。
冷战时期,政治上划分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经济上形成以苏联、东欧国家组成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和欧美国家为主的资本主义市场。这两个平行的市场画地为牢,交往甚少,阻滞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冷战结束后,政治上,世界从两极迈向多极,经济上打破两个平行市场壁垒走向全球化,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尤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尤其是近年,不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且有的主要经济体试图重新画地为牢,构建封闭性、排他性的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例如,美国正努力分别在东亚和西欧构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把包括中俄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这极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十分可能导致无序竞争。而中国提出的关于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和为落实这一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则完全是开放性的,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可以加入其中,以共同促进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
二、构建公平、合理的世界性统一投资规则。
尽管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投资规模空前发展,但迄今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公平、具有约束力的投资规则。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现有约3000项双边投资协定,300多项包含投资条款的区域性协定。这些协定中的不同规则在双边、区域、多边层面相互交织,呈现碎片化状况,在相当大程度上妨碍了国际投资增长。而在中国今年担任20国集团主席后,启动了全球贸易投资工作组机制,并且20国贸易部长7月在上海举行的会议通过了《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虽然这个原则尚不具约束性、但它是世界首份关于投资政策的多边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全球投资规则的总体框架。这次20国集团杭州峰会通过后还将争取其他国家认同。它必将为扩大全球贸易和投资提供新的可能性。
三、构建多边合作、区域合作、诸边合作(若干多边)三者间良性合作的规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双边协定、区域协定、多边协定和诸边协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合作协定对推进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同时也使游戏规则复杂化,难以协调、不能便利化。按目前状况,在全球贸易投资体系中,世贸组织仍应发挥核心作用和监督职能;各个区域性贸易协定除在本区域内合作外,也应努力推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在诸边(若干多边)框架下开展合作。各种合作机制之间进行良好互动,而不能相互妨碍。例如,中俄正在研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基础上由东盟、上海合作组织,加上印度等国构建欧亚经济伙伴关系,以促进世界经济总体增长。
四、政府和市场应切实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混为一谈。
建立和实施新的世界经济治理体系,都离不开各个经济体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原则上,政府在制定市场需要的规则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和监督实行规则的作用,而市场参与者应在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营中发挥主体作用。二者的作用都不能弱化。但曾几何时“大市场、小政府”的响声震天,政府或未及时为变化了的市场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或对已有的规则监督不力,而使市场陷入混乱之中。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不能重演。因此,政府和市场应共同探索不再发生严重危机的途径。
五、适时客观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
近40年,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有目共睹的重大贡献。目前,中国经济正从年均10%以上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本是正常现象,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但世界上仍有不少人忧心中国经济下行会拉世界经济增长的后腿。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中国正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以使中国经济迈向新台阶,从而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经济除了将持续高中速增长外,最大的亮点是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求与所有国家发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建立公平、正义、合理的世界经济金融新秩序而不懈努力。(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