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近日将大熊猫“涉危”状态调级,引发各界关注与广泛讨论。
事件当事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接受新华国际采访时,解释了大熊猫为何从“濒危”降为“易危”,以及“降级”后,大熊猫保护还存在哪些问题。
问:为什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列为“易危”?
答:从“濒危”降为“易危”,应被看作大熊猫生存状态的真实改善,这种变化归因于成功的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大熊猫总数量估计为1864只,成年大熊猫数量少于1000只,至少一个亚群数量超过250只。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标准,大熊猫已符合“易危”标准。
尽管目前数量增长,但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对其栖息地的影响将导致大熊猫数量下降。列为“易危”物种意味着野生大熊猫仍面临灭绝的高风险。
9月9日,饲养员在上海给大熊猫宝宝“花生”测量胸围。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问:为什么大熊猫的生存状态得以提升?
答:之前大熊猫被列入“濒危”等级的原因是其数量快速下降,种群被分割为小亚群。中国最近两次关于熊猫生存状态的调查显示情况正在转变,好消息是大熊猫数量正在增加,种群范围扩大,更多栖息地得以恢复。目前实际的大熊猫数量高于此前,与2004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调查预计的1596只相比,目前大熊猫的数量最多可达到1864只。
虽然势头积极,但新的威胁也正在浮现,例如气候变化使我们预测未来大熊猫数量将下降,除非相关措施能弥补这一负面影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中强调,尽管大熊猫“降级”的决定是肯定中国政府有效保护这一种群努力的积极信号,但确保这些保护性措施得以延续并应对新威胁也至关重要。
8月29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训练基地的大熊猫“思雪”。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问:大熊猫有没有再次升级为“濒危”的风险?怎样避免这一状况发生?
答:是的,如果大熊猫种群数量的上升趋势逆转并再次继续下降,大熊猫将可能再次被列为“濒危”物种。如果已到位的保护措施被撤销了,大熊猫的生存状态很可能会迅速恶化。气候变暖背景下竹子的数量预计也将下降,这也可能导致熊猫种群数量下降,并且部分亚群可能面临更高风险。
维持或增强保护工作的力度十分重要,进一步说,必须采取措施重新连接大熊猫高度分离的栖息地,从而使小亚群的大熊猫能够流动并且交配。预测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其他新出现的威胁等工作同样需要。
工作人员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训练基地为参加野化训练的大熊猫幼仔做体检。新华社发
中国政府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的保护繁育计划,并于近期将多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个体成功放归野外,这些大熊猫将为补充小亚群发挥重要作用。(记者张淼,编辑朱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