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飞控专家解读天宫二号测控特点难点
2016年09月16日 20:28:47 来源:新华社 田兆运、蔡琳琳、祁登峰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田兆运、蔡琳琳、祁登峰)随着天宫二号顺利升空,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天宫一号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相比,此次任务测控通信系统面临着更多的难点与挑战。

  “这次任务具有任务周期更长、在轨试验更多、技术要求更高的特点。”李剑说,特别是在关键飞控技术上,面临5大全新挑战。

  ——中长期定轨预报精度要求高。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轨道比天宫一号高出几十公里,需要在飞船发射前20余天实施轨道维持,同时兼顾调相、圆化和轨道高度控制,对长时间轨道预报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接轨道远导控制策略设计与验证复杂。为适应空间站交会对接任务中目标飞行器不进行调相的控制需求,神舟十一号飞船需具备在初始相位差、入轨远地点高度的一定范围内进行交会对接的能力。北京飞控中心需重新设计远导控制策略,并对应急控制策略进行相应调整。

  ——短弧段快速测定轨精度要求高。神舟十一号远距离导引第5次控制与自主导引段第一脉冲控制的时间间隔仅为2圈,定轨时间仅1圈,对短弧段定轨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返回前快速轨道控制要求高。为验证飞船快速轨道控制能力,飞船返回前的轨道维持采用一圈内两次变轨的控制模式。

  ——伴星飞越观测及驻留轨道控制复杂。在组合体运行阶段,中心要控制伴星实现飞越观测组合体等试验;同时还要实现驻留点捕获、驻留点保持、驻留点转移等复杂类型控制,驻留及飞越轨道精度要求高。

  李剑说,此次任务还面临很多潜在风险:航天员在轨飞行长达30余天,要求地面飞控人员长时间值守,飞控软硬件系统高强度不间断工作,地面测控网 全时段连续跟踪,对测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各类应急情况下系统综合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飞船太阳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踪太阳功能验证、人机协同在轨 维修、伴星释放及飞越探测等崭新的在轨试验对轨道控制精度、系统间协同配合、地面监视判断要求都很高。

  “挑战虽大,风险虽多,但我们从完善方案预案到关键技术攻关,从组织联调演练到强化岗位训练,均已做好准备。”李剑说。(完)

标签: 控制;飞船;轨道;伴星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中秋节钱塘江大潮吸引近3万游客观赏(组图)

每日关注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揭秘“天宫二号”资源舱的改进研制
  • "肩负着验证中国空间站建造重要技术的使命"
  • 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新华社记者对话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
  • 揭秘: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将做哪些“高大上”的太空实验?
  • “中国梦、航天梦”道路上坚实的一步
相关阅读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揭秘“天宫二号”资源舱的改进研制
  • 天宫二号:科技创新打造“五星太空之家”
  • 习近平谈航天梦
  •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快来看它带着哪些酷炫黑科技上天!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