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侯艳)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启动第三次大督查,从今天起,20个督查组分赴各地各部门,对四方面工作23项重点内容进行督查。
从第一次的8个督察组,到第二次的11个督察组,再到第三次的20个督察组,国务院大督查的力度在逐渐增强。而此次督查的覆盖范围也更广,包括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本次督查重点包括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四方面工作23项重点内容,旨在着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着力推动重大政策举措、重点投资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加快落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据介绍,第三次大督查将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聚焦当前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照有关重点工作部署和量化指标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各项工作往前赶、抓紧干。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指出,本次督查既延续了前两次督查的总体目标,也有着明显的新特点。“这三年总体上都处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所以大目标都有一个稳增长。但是这次更多地把稳增长和调结构、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这次督查更多地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这次督查很重要的特点是把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既解决短期问题,也着手解决中长期深层次问题。”
国务院第二次大督查首次对行政不作为进行了问责。本次督查通知也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改革不深入、工作不协调、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存在个别干部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影响了决策部署落地生效。姚景源指出,这些问题也将是本次督查的重点内容。“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得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现阶段各级政府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懒政、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就会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受到约束,使各项目标不能到位。”
根据工作安排,此次大督查采用先自查后实地督查的方式,自查要实事求是,严禁虚报、瞒报,凡经实地督查发现弄虚作假的,予以通报批评。在各地区、各部门先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国务院派出20个督查组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实地督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指出,增加地方自查环节是本次督查的一个亮点,这可以让国务院的实地督查更有针对性。“相当于国家给地方自我查找原因,自我改正的机会。因为像去产能这样的问题各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地方有自己的情况。从全国的角度说,不可能是一个方子,所以地方应该首先自己好好查查自己的问题在哪儿,下一步采取什么对策措施。中央下去督查更多的是和地方一起看看问题症结在哪儿,痛点在哪儿,难点在哪儿,一起想办法,来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据了解,对去年大督查中受到国务院表扬激励的20个市(州)、20个县(市、区),今年实行“免督查”。
- 中央环保督察“重拳出击”传递哪些信号?
- 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全面启动 去年督查受表扬市县“免督查”
- 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启动 保障改善民生等成重点
- 中共中央 国务院致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贺电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