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第十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刚刚落幕。而就在十年前,有一位中专毕业生在这个大赛中,摘得“全国第一网管”的桂冠,他就是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网络与设备维护管理员范志刚。
“我没有‘挣一个亿的小目标’,我的目标一直是养活自己,做好眼前的工作,努力把工作推向极致。”成功绝非偶然,作为电化交换专业的中专生,他在同台竞赛的130万网管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
专注是品质 实践是必修课
1976年出生在江苏的小城镇,他比镇上的其他小朋友多了一份对事情的“专注”,在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在图书馆看书是他最大的爱好。中考在50多人的班级里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但为了早一点走入社会,他选择了一所中专学校。
在学校期间,范志刚第一次接触电脑,那时候一有时间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机房,不同的是,同学们在打游戏而他在练习编程。同学评价他说:“有时看着不动,但脑子一直在动。”
1996年,范志刚中专毕业后,按照专业分配到当时的常州邮电局交换维护中心,主要负责繁杂的手工维护。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网管系统,每天都要拎着沉甸甸的工具包下乡,到偏远的机房从事简单枯燥的手工维护。
这份工作看似和互联网技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实践中锻炼,让他懂得软件最主要的是服务于人,起到“方便自己,方便他人,方便用户”的作用,那些抛开实践,闭门造车的软件终究会失败。
在这份工作中,范志刚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之举,也没有哗众取宠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无华和兢兢业业。
兴趣是老师 拼尽全力不怕做不成
范志刚看到公司一位IT技师,每天都会工作到凌晨2、3点,这个人就是黄国庆,范志刚称他为人生的“伯乐”。出于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下班后他就会帮着黄国庆工作。别的年轻人可能在花前月下,而他却一边捧着艰涩的专业书籍,一边帮着黄国庆工作。
日复一日的积累下,范志刚由一名普通的中专生成长为一名既掌握传统电信技术,又自如驾驭现代IT技术的复合型知识型人才,并且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学历,还通过了高级程序员水平考试。
1998年,范志刚跟着黄国庆参加电信本地网光通讯统一平台集中监控系统开发工作,这个系统由于国外大型的设备厂商仅提供产品,不提供任何通信协议,甚至连监控的接口也没有,开发难度太大,许多企业和公司的研究工作一筹莫展而纷纷落马。对此,他并不服输,没有现成的通信协议,就借助仪器,但由此带来的工作量令人难以估量。
500多个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项目开发面临的通信协议的坚冰终于被彻底打破,最终真正实现了统一平台集中监控系统。由此,常州电信不仅取得了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成功经验,还有效节约开发成本400-500万元。
屡建新功 荣誉面前淡定从容
2002年,范志刚调入常州分公司计算机中心,负责公司内部核心网络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工作。他通过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精心维护,使这些配置很低的设备安全运行了9年,整个网络未出现一次重大事故,为企业节省了大笔更换设备的投资。
凭借丰富的系统开发经验和UNIX系统开发经验和UNIX系统维护经验,范志刚将预算管理系统、综合网站信息系统移植到UNIX平台上,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效率。
2006年,范志刚抱着不能垫底给公司丢人的心态,参加了第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他在常州市、江苏省及全国总决赛中,接连获得第一名,毕竟与他一起同台竞技的许多选手都是网络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还有许多都是网络管理技术领域的资深专家,但是范志刚赢了。
当鲜花、掌声、奖牌一齐涌向这位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时,他显得淡定从容。因为比起获得的荣誉,他更珍视走过来的每一步,积累下的知识才是力量。
学习永无止境 年轻人要追求极致
2011年云计算方兴未已之时,他已开始独立负责公司云计算平台的管理及维护工作,不断的将新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开发了自动化报表系统,原本需要一天的人工计算量,现在只需半小时就能自动完成。
同类业务其他公司一般三天以内反馈给客户,而他们的公司只需要一天。云计算对范志刚也是新的领域,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范志刚始终认为年轻人要沉下心把本职工作推向“极致”,但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极致”,所以每一项工作都有无限的进步空间。正是这个想法,让范志刚不断完善和升级系统,不断督促自己学习,把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进而走向“极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