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公检法办理刑案有权调取朋友圈信息
2016年09月21日 07:27: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孟亚旭

  公检法办理刑案有权调取朋友圈信息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检察长可批准冻结保全电子数据 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进一步规范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提高刑事案件办案质量。

  按照《规定》,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电子数据。电子数据面临被篡改或灭失“危险”时,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检察长可批准对其冻结保全。该《规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电子数据包括朋友圈、贴吧等信息

  电子数据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

  根据《规定》,“电子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电子文件:网页、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贴吧、网盘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文档、图片、音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同时,《规定》明确,以数字化形式记载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证据,不属于电子数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保密

  按照上述《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电子数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同时,初查过程中收集、提取的电子数据,以及通过网络在线提取的电子数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规定》对收集、提取电子数据的程序予以规范。明确规定“收集、提取电子数据应当由二名以上侦查人员进行。取证方法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同时还要求,收集、提取电子数据,能够扣押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的,应当扣押、封存原始存储介质,并制作笔录,记录原始存储介质的封存状态。

  有被篡改或灭失“危险”时可冻结保全

  北青报记者获悉,同传统证据相比,电子数据具有高科技性、不稳定性等特征,一旦被修改或删除,其证据效力就有可能丧失,进而影响整个案件的顺利办理。因此,电子数据的保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规定》指出,收集、提取电子数据,能够扣押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的,应当扣押、封存原始存储介质。封存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应当保证在不解除封存状态的情况下,无法增加、删除、修改电子数据。

  存储介质,是指具备数据信息存储功能的电子设备、硬盘、光盘、优盘、记忆棒、存储卡、存储芯片等载体。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此次规定特别明确,在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检察长批准下,电子数据可被冻结的四种情形:数据量大,无法或者不便提取的;提取时间长,可能造成电子数据被篡改或者灭失的;通过网络应用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示电子数据的;以及其他需要冻结的情形。

  三种情形下电子数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在电子数据的移送和展示方面,《规定》强调,收集、提取的原始存储介质或者电子数据,应当以封存状态随案移送,并制作电子数据的备份一并移送。

  公安机关报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对侦查终结的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应当将电子数据等证据一并移送检察院。控辩双方向法庭提交的电子数据需要展示的,可以根据电子数据的具体类型,借助多媒体设备出示、播放或者演示。必要时,可以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操作,并就相关技术问题作出说明。

  《规定》明确,电子数据具有三种情形之一,不得作为定案根据:电子数据系篡改、伪造或者无法确定真伪的;有增加、删除、修改等情形,影响电子数据真实性的;其他无法保证电子数据真实性的情形。

标签: 公检法;朋友圈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满月野猴不幸丧母 护林工捡回细心呵护

每日关注
  • 报销范围各地不尽相同 医保“全国漫游”还差几步
  • 防诈骗严防个人信息"裸奔" 八种行为易泄露个人信息
  • 全网严密封堵 查控电信网络犯罪“国家队”出手
  • VR作品丨记者走进网络安全宣传周分论坛
  • 经济日报评论员:企业勿忘社会责任
相关阅读
  • 新规施行半月朋友圈广告仍存违规 终结乱象有多难
  • 朋友圈发广告要担责了 情节严重可罚百万
  • 一项调查显示35.8%受访者想关闭朋友圈
  • 男子寻子被指是谣言 公安部官员:孩子确实失踪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