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蚀》五部曲在上海文艺会堂完整放映,引起了业界不小的反响。这一由郑大圣导演、作家出版社与央视电影频道共同出资、总资本不到750万元的系列影片,在电影动辄投资上亿元的今天,的确算是一个“另类”。与此同时,也有人将这类影片赋予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文学遗产电影”。
文学遗产电影是什么
“所谓文学遗产电影,其实就是文学经典改编电影,它是一种文学经典转换成影视媒介的尝试。”影评人虞昕开宗明义地点出了概念的本义。在他看来,这一类型在电影史上久已有之,从30年代的《春蚕》,到50年代的《青春之歌》,如今被重新提出并非空穴来风。
今年暑期档以来,国内电影市场遭遇“寒冬”,去年大热一时的金融衍生品、IP概念、大电影等逐渐失灵,极度膨胀的泡沫濒临破裂,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电影“减速转型”的讨论。对文学经典作品的重新重视,就诞生在此背景下。
“商业化、娱乐化的过度发展,让电影创作屡屡跌破底线,越拍越不像电影,很多人甚至对电影的本质产生了怀疑。正因急功近利的拍摄方式一再触及底线,反而引发‘触底反弹’。”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杨洪涛说,现实主义的诉求重新被激发,是电影回归文学经典的重要原因。
不过,也有人认为“文学遗产电影”的提法并不准确。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就认为,这类影片本质上还是文学改编电影,首先是电影,然后才是对经典的借鉴。“电影在最大程度上是依靠观众的艺术。一旦定位为‘遗产’,意味着原著离受众生活太远,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的确,一面受原著影响力的局限,一面也由于文学改编本身的难度,国内“文学遗产电影”从数量和接受程度上都不尽如人意。然而在国外,文学经典改编电影则有另一番光景。
“他山之石”的启示
据虞昕介绍,英国在文学遗产改编方面表现十分抢眼。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每年都会将部分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改编成电视电影或剧集,从俄国的《战争与和平》,法国的《三个火枪手》,到本国的《傲慢与偏见》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品层出不穷,部分经典还有多个版本。
“英国对经典改编的传统与其文化土壤有莫大关联。无论是期待视野,还是市场预期,文学在欧洲的热度都强于很多地区。他们一直有意培养观众对文学改编电影,以及背后深层文化的认知,所以从创作者、观众等各方面,都易于建立起对于文学经典改编的信心。”杨洪涛说。
同时,在“忠实原著”的改编规则上,英国人也处理得相当灵活。譬如BBC为纪念狄更斯诞辰200周年而翻拍的“狄更斯系列”,就绝不是一板一眼地逐部翻拍,而是将其作品中的人物杂糅到一部剧集里边,其创造力令人惊叹。此外,日本NHK的大河剧,以及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改编,都是极佳的范例。
“不过你会发现,经典文学更适合改编的体裁其实是电视剧或电视电影,而非院线电影。后者往往要求在短时间内激发观众的兴趣,因而必然更加青睐节奏轻快的通俗文学。”虞昕承认,像动画《狮子王》(改编自《哈姆雷特》)、黑泽明电影《乱》(改编自《李尔王》)等经典改编的院线电影并非没有,但一来数量有限,二来忠实度可能会大打折扣。
盘活文学遗产
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和电影的表达大相径庭,故而真正严肃认真的改编,都是慎之又慎的。“西方的文学改编电影极其考验导演的功力,不仅是影像表达的能力,也包括人物塑造的能力。能完成一部文学作品的改编,也是对导演能力的一个肯定。”饶曙光说。
反观国内,近年来“IP热”的兴起的确让业界对文学极尽搜刮之能事,但俗文学火得一塌糊涂之际,经典文学却无人问津。即便有触碰者,也很难逃开“表浅化”的倾向,无论怎样的母题都难免回避深度,而以“搞怪、IP、颜值”挂帅。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下,文学遗产电影的重提,也许是最好的清醒剂。
“文学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影视在大众化传播格局中居于前端,自然要担负起盘活遗产的责任。尤其在国民阅读率并不高、影视受众渐增的情况下,改编成电影的文学经典对于提高观众品位、建立文化自信乃至拉升电影行业水准都有莫大的帮助。”虞昕说。
杨洪涛呼吁,对有一定资金实力的集团而言,投入文学遗产电影的拍摄不仅是寄托一种情怀,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考虑。“要呵护和培养观众的信心,眼光长远是必需的,而文学遗产电影正是一个可供努力的方向。可以说,回归文学,也是不忘初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