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达则兼济天下,“克强节奏”体现中国外交大担当
2016年09月23日 18:09:2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黄静

  近期,李克强总理飞赴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及多场外交活动,行程密集,内容充实,被媒体称为“克强节奏”、“中国外交的强旋风”。

  中国在全球多边外交场合上出大力、唱主角,已是国际政治中的“新常态”。去年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杭州二十国集团峰会等,阐述中国主张的场景,大家仍记忆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工作可圈可点,尤擅以双边外交谋篇布局。近年,我国在多边场合持续发力,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日益活跃。

  第一个特点,“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外交有大国气象、大国担当,体现了大国气概。

  本次联合国大会主要关注的是移民、难民问题。这个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新热点并非“一日之寒”,其导火索则是去年夏秋爆发的欧洲难民危机。19日的难民问题峰会是联合国迄今就此问题所举行的最高级别会议,会议通过了《纽约宣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0日下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难民问题领导人峰会并发表讲话。这也是李克强在第七十一届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期间出席的第二场有关难民问题的会议。

  对难民问题,必须发出“中国声音”,拿出“中国方案”。对此,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难民和移民问题“拷问着人类社会的良知”,“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人的尊严都应得到维护”,“道义底线不能突破”。此外,他还宣布额外提供一亿美元援助,并研究在中国-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内,拨出部分金额协助应对难民问题。

  第二个特点,利用多边场合为双边搭台,在客场上演主场戏。

  李克强总理在纽约期间马不停蹄地出席了多场会见:当地时间19日下午,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晚间时候,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官邸出席家宴;20日下午,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21日上午,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所谈问题从朝核问题、第三方合作到可持续发展,不一而足。媒体还捕捉到了李克强与巴西新总统特梅尔在发言等候席上用英语愉快“私聊”的镜头。

  中国甚至还“反客为主”地主持了一场国际会议。当地时间19日下午,李克强在联合国大会楼第六会议室主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中国主张”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备受重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第71届联大主席汤姆森以及16家国际组织机构负责人悉数出席。

  第三个特点,则是要做“大外交”、“民间外交”、“攻心外交”。

  当地时间20日上午,李克强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同美国经济、金融、智库、媒体等各界人士座谈。来者声名赫赫,包括前国务卿基辛格、IBM总裁罗睿兰、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博林格、《外交》杂志主编罗斯等等。这些人长期关心中美关系、思考全球政经大势,可谓是美国“中国观”的塑造者。当天晚上,李总理又出席纽约经济俱乐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回答了现场提问。问题集中了当前美国精英的对华“困惑”,包括中国市场开放度、中美互信、人民币汇率等问题。李总理对问题不避不恼,幽默坦诚,赢来阵阵笑声、掌声。

  李总理此次的联合国联合国之行,既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中国近年大力推动多边外交工作的延续。多边外交有平台性、网络性、协商性等固有特点,是中国新时期全球大国外交的重要一环,可与中国对大国的外交、对周边的外交协同发力。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也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等中国理念融入全球治理,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了切实贡献。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黄静

标签: 外交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法国有条公路一天只出现两次 一言不合就消失

每日关注
  • 地方领导留言板10年回望:践行网上群众路线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 深改组:“破茧中国”的孵化器
  • 深改组:对改革敷衍塞责、拖延扯皮要问责
  • 多地执行手机不实名停机令 北京最严10月底全部关停
  • 26组公园国庆花坛周末亮相 用花量近160万盆
相关阅读
  • 中国驻美使馆:外交谈判是解决南海争议的唯一出路
  • 外相赴京开启日本今年对华外交第一步
  • 习近平访捷:深化双边关系迎来“梦想时刻”
  • 【海外青年之声】捷克国内掀起“中国热” 期盼习主席出访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