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黄土高原。(中国台湾网 于斯文 摄)
乘车从甘肃会宁县到其下辖的周湾村,要经历1小时的盘山路。从车窗向外望去,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星星点点的绿色植被点缀其中,余下的就是黄土,一片荒凉。
这里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因自然条件恶劣而陷入贫困的典型案例,也是甘肃省内诸多贫困地区的缩影。
“扶贫攻坚”是甘肃几十年来致力推动的重要行动,也是甘肃摘掉“穷帽”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近日,记者随“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到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及陇东地区的甘肃兰州、白银、平凉、庆阳等地,深入边远村镇,了解当地扶贫脱困情况。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脱贫难度大,是甘肃现阶段最基本的省情。以往“大水漫灌”或“撒胡椒面”式的粗放式扶贫难以“啃下硬骨头”,要从根本上解决甘肃贫困问题,走好建成全面小康的“新长征路”,“精准扶贫”是必然之选。
移民脱贫:异地搬迁,一户不落挪穷窝
“耕地靠牛,通信靠吼,交通靠走,吃水靠挑”,这句顺口溜出自平凉市峡门回族乡颉岭村村委会主任马文成之口,这也是过去颉岭村民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2015年以前,颉岭村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地位位置偏远。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共72户268人,贫困发生率为53.28%,扶贫工作开展难度大、成本高。
2015年,平凉市崆峒区对分散居住在13个沟壑梁峁的76户群众实施了整体搬迁,选择交通相对便利的区域,削平三个山头作为安置区建设用地,整合多方项目资金过千万,群众自筹资金902万,建成路、水、电、房、卫生室、文化活动广场、金融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极大地解决了群众住房、因水、用电、看病等难题,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2015年后,颉岭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至4.77%,共脱贫65户244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挪出穷窝,是颉岭村民走出山沟沟、甩掉穷帽子的关键。
产业脱贫:因地制宜,30年耕耘结出“金苹果”
“甜、脆、汁多”,采访团记者品尝着静宁群众亲手摘下的苹果竖起了大拇指。
静宁县是甘肃18个干旱县之一,境内海拔1340-2245米,年均气温8.3摄氏度,日照时数2238小时,年均降水量仅450.8毫米。看似恶劣的自然条件,却是种植苹果的天然环境。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静宁县因地制宜,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历届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果兴农的发展思路,不变调、不松劲、不停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促进了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有15万人靠发展苹果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据静宁林业局局长靳建喜介绍,保守估计,2016年静宁苹果总产量将达到78万吨,产值3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益53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其中苹果种植大户收益最高能达到30万元。
随着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农民进城买房、学生进城入学成为一种常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未来,静宁将全力加快现代果业发展步伐,力争到2020年,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翻一番。
就业脱贫:“造血”式扶贫,打造特色劳务品牌
兰州七里河区具有相当明显的“小城区、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农村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3.7%,人均耕地仅1.5亩。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人口居住分散,绝大多数农村属干旱和半干旱山区,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型农业。
针对这一情况,七里河区着力打造特性劳务品牌,精准实施造血式扶贫。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类进行订单式劳务培训,重点围绕家政服务、电焊、驾驶员等优势工种,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初级鉴定,实现了“签订订单——技能培训——输出就业”的劳务输出新格局。
目前,七里河区已培育打造了“阿干厨师”、“魏玲家政”、“西果园巧手百合”、“黄峪驾驶”等劳务品牌。2016年,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9万人,创劳务收入3.47亿元。劳务培训转移就业已成为改变农民创收思路,实现七里河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复杂的甘肃,只有解决贫困才能奔向全面小康,扶贫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只有做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精准扶贫,才能题尽其义,让祖祖辈辈耕耘在黄土地上的甘肃人民富裕起来,走出一条奔向小康的“新长征路”。通过移民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村干部、县干部直至省干部,直扎基层、负责到底,甘肃人民正在大步迈向幸福生活。
贫穷落后的帽子即将摘下,星星点点的绿树在广袤的黄土地上,孕育着生机和希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