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河南村民为百年古树“树碑立传” 曾被计划砍除
2016年09月26日 07:47:23 来源:郑州晚报 徐富盈

  生长在村子正中间、枝繁叶茂的一株皂角树,千百年来成了村里的标志,也是村里最年长的大树。这株生长在桐柏南路的皂角树,连着该村十几代人的动人故事。9月25日,市民徐女士称,桐柏南路后河芦村被保护下来的这株皂角树,被村民们立碑写诗做传。

  郑报融媒记者 徐富盈 文/图

  现场

  留住乡愁,村民为古树“树碑立传”

  9月25日上午,在桐柏南路的帝湖西岸,桐柏南路的马路正中间,一株两人合抱的皂角树在大理石圈起来的花坛内枝繁叶茂。古树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开裂,有人精心用数根不锈钢“腰带”,将开裂的树干进行捆扎。

  花坛内古树的北侧,竖立着一块儿石碑,石碑的正面镌刻着:“千年皂角树:千年古树立大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腐朽灵魂被掏空,无与伦比正传承。磐古圣地后河芦,眷恋始祖卢太公。”

  石碑的背面镌刻着皂角树的历史简历:相传,公元960年,后河芦村是由金水河上游芦村河迁来的。这棵千年皂角树也是那些年代祖辈们留下来的唯一一棵能体现后河芦村历史的见证……

  述说

  看到古树,就想起好多好多往事

  在古树石碑边带着孙子玩儿的后河芦村民卢老先生介绍,他83岁了,在他记忆中,这棵目睹了后河芦村无数日子的古树一直都那么亲切。“我看到它就想起了小时候的玩伴,就想起了我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好多好多的往事,只要往它跟前一站,就出现在脑海中了!”老人说着,围着如今矗立在道路中央的这棵千年古树慢慢转了一圈儿,像是在这棵古树的身上寻找着什么。

  38岁的村民卢先生说:“10年前,绿化部门来了,看了看这株大树后,挂了一个300年的树龄的牌子。其实,这株树就像石碑上介绍,树根已经成活千年以上。500年前,树干失火后倒下,发了新芽。300年前树干再中空再倒下。现在看到的这株大树,是300年前从树根上重新发的新芽,说这株树千年以上,也不为过,因为它的根一直活着,像我们村民一样生生不息。” 卢先生说,随着城中村的拆迁改造,许多乡愁成了城中村人的美好回忆。后河芦村从2013年开始进行了拆迁改造,这株大树当时去留成了难题,村民希望能留下来。《郑州晚报》从8年前就呼吁保护这株树,随着拆迁又呼吁留下这株树,是报道保护这株皂角树最早最多的媒体。现在,树保护下来了,成了后河芦村人纪念先人、缅怀以往的美好见证,也是大郑州护绿和保护古迹的一段佳话。

  护树

  郑州晚报力挺保护古树

  2015年1月28日,《郑州晚报》“郑州桐柏南路修路 300年皂角树去留成热议”报道称:这株高大的皂角树当时立在路中间,树干中空,树胸径约70厘米,向空中伸出两个巨大的树枝,结着皂角。

  工程部王经理介绍,2013年8月,桐柏南路打通工程拆迁完工。为打通桐柏南路至长江路这一段的瓶颈,2014年下半年开工后,这株在规划路中间的树就成了一个大事。

  2015年10月21日,《郑州晚报》“郑州为保护300年古皂角树修路多花50万元”报道称:2014年12月,为保护这株大树,工程最终调整了部分施工方案,原地保留。“为保护它,工程多投入近50万元。”

  意义

  每棵古树都是一部历史活化石

  市园林局绿化监察大队园林专家任志锋介绍,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保护我们身边的古树,因为它是一代历史的活化石,就像碑上写的:“行人不可能见到这株皂角树小时候是什么样子,但这株皂角树却立在那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从它身边走过的人。”

  线索提供 徐女士

标签: 古树;河南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中国空军多型战机飞越宫古海峡检验远海实战能力

每日关注
  • 中国首次环球飞行结束 历时49天飞行逾4万公里
  • 广东高院启动悬赏执行 助力困难民众兑现合法权益
  • 200多名海内外艺术家的700余件版画作品亮相太庙艺术馆
  • 最大限度惩戒“老赖” 失信将影响入党入伍公务员录取
  • 30余国留学生瓷都景德镇体验陶瓷文化:希望结合中西技艺
相关阅读
  • 河南高考改革方案:2021年不分文理科 外语考两次
  • 河南: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7月问责225人
  • 河南“色弱”考生被退档 所报大学称合理合法
  • 河南再遭百年一遇大雨 安阳4.2万人急需转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