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征精神代相承:网络媒体接受革命洗礼_媒体报道_南方网
2016年10月01日 14:40:39 来源:南方网 周丹阳

9月29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团顺利完成陕西站的集体采访任务。

  南方网讯(记者/周丹阳)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集体采访活动9月29日圆满结束。

  中国革命的伟大与艰辛,孕育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80年前,党和红军在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六省留下的革命足迹,是烽火岁月的生动见证。

  从8月23日开始,网络媒体采访团从江西余都出发,重走长征路,感悟红军长征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网站媒体记者、编辑,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机,全媒体展示红军长征胜利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宣传长征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举行。(南方网王瑭琳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江西作为此次活动的首站,参加活动的60余名媒体记者一同深入赣州、南昌两地,探寻长征遗迹,采访干部群众,全媒体展现江西作为中央苏区的光辉历史和巨大贡献,深入报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8月底的江西酷暑难耐,但高温击不退记者们对于新闻的渴求。南方网记者王瑭琳表示,在这次的活动中,看到很多记者不仅在车上没有停下手中敲打的键盘,在采访的过程中,每遇到一个可以采访的村民,就像遇到一座新闻“富矿”般欣喜。 

湖南站的媒体记者倾听工作人员讲解红军历史。(南方网罗俊杰 摄)


  在活动的第二站——湖南站。从昔日长征途中的转兵旧址通道,到红二六军团出发地桑植县刘家坪乡,再到贺龙元帅故乡洪家关,一路上,记者们深度挖掘长征历史,为网民讲述那些平凡却感人的长征故事,用小事件诠释大精神。感动了自己,也感动着网民。

  贵州站媒体记者合影

  九月的贵州,多彩的贵州,从黔东南一路向北,从贵阳出发,乘坐高铁到达黎平,在前往瓮安、遵义,后折返贵阳,来自中央和地方的50多家媒体、10多位编辑记者行程进2500里,到达30多个采访点,记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写长征精神在贵州的发展之花,用自己的双耳聆听新长征路上贵州人敢打敢拼的传奇,用自己的双脚追随长征路上贵州脱贫攻坚的足迹。重温红军长征胜利历史,深切感悟其历史价值,才能勿忘昨日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于今天的使命当担,不负明日的伟大梦想。

  四川站80后、90后的编辑、记者们

  在采访征程中,80后、90后的编辑、记者占比较高。不仅扶贫干部和脱贫村民拼,就连记者们,也是蛮拼的。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们不但在一路颠簸的车上认真写稿,而且在每一次的采访过程认真记录每条信息,生怕错过。特别是进入到阿坝州的时候,记者们不畏突然变化的天气,在寒冷、高海拔以及缺氧的状态下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按时出稿。这种拼搏的精神,我想就是对此次重走长征路最好的精神诠释吧!

  习总书记的教导和南梁精神激励着列校学生发奋苦读,上图中列校学生正在进行晚修

  “扶贫先扶志”。来自甘肃站的南方网记者张琳表示,在甘肃的采访印象最深刻的是华池县列宁学校的孩子们。

  作为中共在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所红色学校,其成立与习仲勋等领导同志的重视直接相关。在困难时,习仲勋甚至从边区政府的办公用品中挤出笔、墨、纸送给学校,2001年习仲勋和夫人齐心还为该校捐资1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而孩子们也谨遵习总书记的教导和南梁精神,发奋苦读,争取在长大后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当记者们看到在晚自习室里,孩子们非常自觉地学习,不需要老师监督时,张琳说“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懂事,很多大城市的孩子的学习精神都比不上啊“。

  深有感受的记者们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诸如《“习总教导+南梁精神”助力华池教育扶贫跃上新台阶》、《网络媒体走转改:朗朗书声 大山中最悦耳的回响》、《行走红色南梁 朗朗书声中看教育扶贫启智民族未来》等多篇精彩稿件。

9月29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团顺利完成陕西站的集体采访任务。

  9月29日,在陕西吴起县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塔下,历时近40天的集体采访活动划上圆满句号。中央网信办副主任任贤良在结束仪式上表示,网络媒体队伍在此次活动中亲身体验了长征的英雄历程,经受了长征精神的洗礼,自觉践行了长征精神,得到了锻炼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体现了网络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陕西站集中采访现场的“信号塔”。

  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也在此次采访活动培养出深厚的“革命”友谊,在活动结束时,既有对紧张而充实的采访活动的不舍,更多的是,在此次活动中培养出来的深刻友谊。南方网记者周丹阳说:“一群人朝着共同的终点奔去,齐头并进,为了共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这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深刻的事情,而当我看到身边的伙伴们坐在路边大石头上写稿时,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年轻的80、90后记者的这种蛮劲,也是对新闻行业的敬仰吧。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自8月22日在江西于都启动以来,引发网民网媒广泛持续关注。截至9月29日17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及两微一端开设专题专栏近百个。全网共发布图文、视频、H5、VR等各类作品13.7万余篇,其中新浪微博9.6万条,阅读量超7亿。

  红军长征胜利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革命前辈们在长征中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不会随着长征结束而熄灭,它一直在中国人民心中炽热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发展将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标签: 长征;长征精神;红军长征胜利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升旗仪式 超过10万人现场观看

每日关注
  • 【网络媒体走转改】80年后“新长征”路上见证山乡巨变
  • 用“匠心”讲好“匠人故事”
  • 【经济信心】中国将以更为坚定而稳固的步伐保持经济正增长趋势
  • 【网络媒体走转改】再见,黄土高坡
  • 长征: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 传播君走转改观察
相关阅读
  • 长征: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 传播君走转改观察
  • 【网络媒体“走转改”】日干乔大沼泽:昔日草地革命征途 今朝红色教育基地
  • 红色记忆 不应褪色
  • 【网络媒体走转改】不同人眼里的长征精神都有什么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