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人民日报刊文追记倒在大堤上的民心书记潘理俊
2016年10月04日 08:41:27 来源:人民日报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时而水鸟掠过,激起一池涟漪;巷子里,村民摆手叫卖,向路过游人推销新熟的葡萄。

  前段时间暴雨如注,险情不断,但安徽省合肥市大圩镇新民村一切安好:3200米的南淝河大堤没有一处溃口,近3000亩的葡萄园景美人丰。

  “多亏有潘书记坐镇。”新民村村民程书国说,半夜巡查险情,组织人手排涝,带头扛沙固坝,村党总支书记潘理俊总是冲在最前面。7月27日凌晨,因积劳成疾,潘理俊倒在奋战26个日夜的防汛大堤,再也没有醒来。

  坚守大堤,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6月30日晚,特大暴雨又急又猛,合肥南淝河水位迅速上涨,潘理俊一整夜没有合眼,他担心着村里的葡萄田,那是全村所有人的生计。

  不少低洼区用电失常,沟渠排水不畅,近千亩葡萄园泡在水里……7月1日凌晨5点,潘理俊已把整个村子巡查一遍,并挨个给村两委班子成员通电话,布置应急任务。

  指挥调用水泵,组织村民疏沟排水,调沙袋加高加固田埂,联系供电部门检修线路。潘理俊这一干,就是三天两夜。

  葡萄园里的内涝排除了,如何守护新民村最后一道防线南淝河大堤,潘理俊又开始奔波忙碌:设置4个值守点,村干部和党员24小时值班,2小时巡查一次,一旦发现渗漏等险情,随时组织人员抢险固堤。

  新民村团支部书记倪进荣回忆,54岁的潘理俊患有糖尿病,平时需要多休息。但大堤值班人手有限,他常常以年纪较轻为由,主动要求多值夜班。

  而到了白天,潘理俊又总是顾不上休息,跟大家一起填土装袋,肩挑人扛,哪里发现管涌、渗漏,紧急调度人员进行加固。“那段时间,潘书记基本上是晚上巡堤,白天工作,每天也就休息三四个小时。”倪进荣说。

  7月20日以后,雨过天晴,水势稍退,但潘理俊仍每日坚持巡堤、值班。“我们要把工作做好,否则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对不起老百姓。”防汛期间,潘理俊如此要求村两委干部,更身体力行,坚守大堤26个日夜。

  7月27日凌晨,潘理俊像往常一样开始巡查。但这次,他累倒在大堤上,再也没能起来。

  7月29日上午,许多村民自发前往送别,不少人都还记得:20多天前潘理俊忙于抢险排涝,帮他们保住了自家田地,但潘理俊自家的十余亩葡萄园,由于泡在水里没及时打理,大半被淹。

  带头试验,帮村民致富

  改良品种,从单一的“巨峰”发展为“阳光玫瑰”“大泽一号”“夏黑”等多个品种;优化结构,从种植“中熟”葡萄到每年“早中晚熟”。

  如今,新民村的葡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村民们收入翻了几番,也还记得,潘理俊当初带头试验,挨家挨户上门游说的执拗。

  改良品种,首先要砍掉现在的葡萄树。为此,潘理俊砍掉了先前的葡萄树,引进了很多新品种,在自家葡萄园里带头试验。哪些品种种植效果好,哪些品种水土不服,潘理俊一一记录,反复探索、尝试。

  几年下来,让村里人参观自己试验成功的葡萄品种,分享种植经验和技术;摆事实算效益,挨家挨户劝说种植大户带头跟进;到江苏、山东选购优良品种,邀请农业院校专家上门指导种植。潘理俊东奔西跑,没少为改良品种的事情操心。

  “也是抗不住潘理俊的几番游说,起初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试种个一两亩,没想到收效很好。”村民李克虎算了笔账,原先只种植单一的“巨峰”,只有“中熟”一季,每斤能卖5块钱,现在不少新品种价格可以卖到每斤10多块钱,且分早、中、晚熟多个类型,摘果、收益期延长。李克虎家7亩地,每年种植葡萄净收入8万元左右,如今可以达到12万多。

  此外,使用无公害套袋,发展大棚避雨设施栽培,引进滴灌等新型技术,潘理俊没少为葡萄种植发展想办法、出点子。

  “没有潘理俊,就没有新民村的今天。”如今,新品种葡萄供不应求,村民们尝到了改良品种的甜头,更对潘理俊满怀感激。

  大事小情,都帮着解决

  村官虽小,但活多事繁。自2008年潘理俊当选为新民村党总支书记,平时很少能在办公室里见到他。8年来,他骑坏了3辆电动车,奔波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忙着帮群众解决各种困难。

  “潘书记热心,也有办法,村里人都愿意找他帮忙,他也总是尽力帮助解决。”这是很多村民对潘理俊的评价。

  多年前,村民程书国70多岁的老父亲患急性心肌梗塞,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然而,数万元的治疗费用,对程书国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根本无力负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程书国想到了潘理俊,“当时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一边安慰我,一边说会帮我想办法。”

  让程书国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潘理俊就拿来两万多元。“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钱是他连夜跟朋友借来的。”

  “有事就找潘书记肯定没错。”新民村村民已形成这样的共识,全村大事小情,只要潘书记到场,大都能妥善解决。

标签: 民心;书记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图刊】假日里的劳动者

每日关注
  • 贵州: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中国发展稳定为上 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 国足盼主场战胜叙利亚 队员满意场地条件
  • 北京:不“亮证”网络订餐平台将重罚
  • 楼市调控再添新城 武汉昨起限购限贷
相关阅读
  • 天津湖北同日补上行政一把手 湖北代省长身兼6职
  • 郑州公交车队书记:不会因质疑就取消女性专车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