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黑名单”为何管不住不文明游客?
2016年10月07日 06:28:38 来源:北京晨报

  ▲山东济南黄河岸边,遍地是游客扔的垃圾。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游客翻越排队栏杆。

  ▲“蜘蛛人”捡拾垃圾。  

  出门旅游不乱扔垃圾、甚至还主动参加志愿活动清理进藏公路沿线的垃圾,文明旅游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选择。然而,国庆期间,仍然出现了长城刻画不听劝阻、黄河济南段一地垃圾等不文明场景,再度引发关注。

  游客多了垃圾少了

  以往的天安门广场,频现国庆当天“××万人看升旗,保洁员清走×吨垃圾”的报道,而今年国庆,天安门广场迎来约11万人观看升旗仪式,北京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数量明显减少。

  “天安门广场代表着中国,是国外游客眼里中国的象征。”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韩玉灵认为,游客在这里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身的文明素质,也向世人展现着中国人的文明素质,天安门广场观旗越来越文明,彰显出我国旅游文明建设的新成就。

  在一千多公里外的江西,文明旅游也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庆“黄金周”的新风尚。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上,年逾五旬的环卫工林裘地每天都要在腰上系起直径约3厘米的麻绳,在搭档的帮助下,空降到落差几百米的山谷中,以“蜘蛛人”的高难度姿态清理游客扔下的垃圾。

  “现在游客的环保意识强多了,虽然如今游客数量比几年前翻了几倍,但在景区里乱扔垃圾的却很少,每天的工作量也比以前少了,即使是国庆节旺季,垃圾也不多。”他说。

  “黑名单”威慑力有待提升

  和大多数国人出游文明素质提高相对的是,国庆期间,依然有一些文明素质低下的行为,在网络上形成热点。在散客化出游的时代,不文明行为面临着“捉难、限难、罚亦难”的现实困境,黑名单机制的成效有待提升。

  有媒体报道称,10月4日,山东济南黄河泺口浮桥东侧北岸,遍地是游客扔的垃圾。尽管河滩上放置有垃圾桶,但一些游客为了省事,直接将垃圾扔到河滩上,一些垃圾还漂浮在河水中,旁边竖立的环保警示牌也遭到破坏。

  游客“长草的三颗心”10月3日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游玩时,发现有对情侣不仅对“禁止刻画”指示牌视若无睹,一边刻画一边拍照片,对自己和身边其他游客的劝阻也置若罔闻,就把这对情侣破坏长城的现场拍照发上了微博。这一曝光不文明游客的做法在获得超过万名网友点赞的同时,还引发数千名网友讨论游客黑名单制度是否不够“给力”。

  据了解,实行一年多来,“不文明游客黑名单”上只有20多个名字。和众多的不文明行为相比,“黑名单”的“拉黑”速度和范围均有明显不足。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黑名单”上线以来被媒体和网友曝出的不文明事件至少数十起,很多不文明行为均“有图有真相”,但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当事人大多至今未能出现在旅游部门的“黑名单”中。

  尽管自由行成为国民出游的主要方式,全域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拉黑”目前依然沿用的是跟团游时代的思维,劝阻和采集“黑名单”证据的工作大量依赖于本身没有执法权限的旅行社或者导游,同时也极少能兼顾到在景区之外的饮食、交通和城市观光等环节里面的不文明行为,客观上限制了“拉黑”的广度。同时,“黑名单”在游客何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程度上的“拉黑”和受限等细节问题上,也少有公布,影响了这一制度的威慑力。

  专家指出,要真正树立文明旅游新风尚,不仅要让“黑名单”制度真正“长出牙齿”,使不讲文明行为者受到惩处限制,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引导,倡导做“中国好游客”,积好文明跬步。

  据新华社

标签: 游客;文明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这个国家从高姐制服到车票,都跟中国一模一样

每日关注
  • 南京一房企因违规销售被房产部门罚款40万元
  • 湖北检察机关一干部违规组织公款旅游被处分
  • 天龙座流星雨8日光临地球 运行速度慢利于观测
  • 旅游警察为游客送“暖身汤”获赞“暖身又暖心”
  • 台风“艾利”逐渐向中国海南至广东一带沿海靠近
相关阅读
  • 旅游警察为游客送“暖身汤”获赞“暖身又暖心”
  • 南锣景区难觅旅游团队踪影 胡同口覆盖隔离设施
  • 国庆假期过半:接待游客4.15亿人次 吸金3397亿元
  • 北京各大景点旅游人数相比去年减少一成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