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10万+”阅读量有鬼!公众号刷量闹剧“涮”了谁?
2016年10月12日 17:42:54 来源:新华社 周琳 叶健

91.jpg

  新华社上海10月11日电 题:“10万+”阅读量有鬼!公众号刷量闹剧“涮”了谁?

  新华社记者周琳、叶健

  图文阅读量千次15元,转发分享量百次40元,有活跃度的微信粉500粉20元……

  如病毒般蔓延的泡沫“阅读量”,正在不断侵蚀互联网的诚信生态。自媒体行业日益虚高的广告开价,催生出巨额估值的“虚胖”企业。

  连日来,部分微信公众号刷量工具意外失效,开始戳破众多“10万+”大号的泡沫。然而,记者最新调查发现,刷量灰色产业链和平台之间的“猫鼠斗”,仍在通过真人代刷等“变种”升级。刷量闹剧究竟“涮”了谁?

  刷量工具瘫痪 “10万+”公众号大幅缩水

  9月底,随着微信系统的升级,许多原本阅读量轻松达到“10万+”的知名公众号,图文推送的阅读量大幅缩水,有的甚至只有平时的几十分之一。

  随着平台的壮大,刷点赞数、阅读量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灰色产业链。日益膨胀的数据,动辄百万级甚至过亿级的估值,一方面让读者难辨真假,另一方面也令资本为其虚高泡沫付费。

  新榜创始人徐达内告诉记者,如果以9月28日当天发布内容的数据作为基准的话,那么有不到10%的大号当日跌幅超过50%,其中有124家阅读量下降了80%。“单天阅读数有所涨跌是正常的波动,超过50%恐怕就有一些刷量的嫌疑了,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然而,微信和刷量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刷量的需求却还在继续。虽然以“微信+阅读量”为关键词已不能搜索,但是换成“微信+量”搜索,依然能在淘宝上找到15页商家,价格从1元到几十元报价不等。

  记者在一家淘宝店看到,该店“主营投票刷票业务,内网、外网纯手工投票,关注加粉,手工扫码,详询店内客服”。其微信刷量有一套详细的收费标准:“关注6毛一个;1000个阅读80元,不保证速度,没完成的按照已做的数量结算”。

  “不夸张地说,商业账号以及公关公司合作账号阅读量‘10万+’的,有不少都有刷量嫌疑。”北京快侠科技创始人孙巍说,刷量方式有两种:通过人工的方式点赞和转发互刷,或者利用软件或机器人代刷。刷量的软件都是刷单平台内部掌握,很少对外出售。在一些直播平台里,刷粉最高能达到90%。

  “猫鼠斗”升级 坐地起价、“真人上阵”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微信公众号在推广中,为了快速提升关注数、阅读量,求助水军购买粉丝的方法,已经成为见怪不怪之事,甚至滋生出以刷量为主营业务、却打着互联网创业幌子的专业公司。

  诚信与虚假的“猫鼠斗”,似乎从互联网诞生之始就一直存在,逐渐演变为公关公司、公号运营者、投资人、企业主等多方“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当技术对其伸出打击之手时,它也在不断升级新变种。

  其一就是“坐地起价”。一家名为“微制造”刷量平台的客服告诉记者,千次阅读的价格已从7元、8元涨至24元,原因就是“微信调整了,一些工具不能用了,价格上涨了”。由于现在不少改为了人工单,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不过客服也提醒道:“如果不是很急可以再等等,后面还是会降价的。”

  其二是“真人上阵”。一个专做刷号的人士对记者说,刷量的需求还存在,公司现在就是通过真人刷的方法,帮一些大号渡过难关,还会在偏远地区招聘价格相对低、但时间相对稳定的兼职人员。

  广告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人工刷量绝对是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口优势,通过建立很多专业的粉丝群,群里的人一个个都在刷量,再通过网络红包的方式进行奖励,这个也会很快把阅读量刷上来。“虽然是微利,但绝大多数任务都是瞬间被秒完。”

  其三是“工具升级”。孙巍说,现在微信封杀了一些工具后,刷量技术工具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有些“技术流”利用互联网刷量套取各种福利。有商家就向记者确保:“过去有几个常用软件,而且软件有分销机制,不同级别的账号和密码,分销的价格也不一样。”

  遏制刷量闹剧上演 让诚信者体面生存

  网站刷流量提升排名,电商刷单增加信誉伪造销售额,直播平台刷人数制造虚假人气……一些投机钻营人士,借助刷量的方式营造虚假繁荣,只要是吸引眼球的数字,就能和“金钱”挂钩,从市场中谋取利益。

  受访专家表示,刷量庞大而诱人的利益输送链条,让网络生态受损,反噬着真正的优质内容创造者,扭曲的价值也对其他行业产生影响,一旦诱导资本“脱实向虚”,受到危害的可能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对此种乱象决不能听之任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低廉的人工成本,让即使是微利的人工刷量,也无法完全消失。但对于平台而言,如何通过更加透明的机制设置,让第三方机构监督用户的分布、访问时间等真实数据,而不是仅通过阅读量和点赞量来评价,恐怕是遏制刷量闹剧上演的关键所在。

  孙巍表示,不止是微信,包括直播、短视频等新的互联网传播或社交平台,一开始都会刷量,但必须引入第三方监控平台,给投资人以及社会公众以证明信息,同时曝光违规的公众号。对于其中可能涉及的信用欺诈甚至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应从法律上进行规制。

标签: 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刷量闹剧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创意中国象棋亮相兰州 造型有趣形象

每日关注
  • 山东体罚学生的“戒网瘾学校”被停止有关办学行为
  • 徐康明:北京网约车新政不会推高网约车价格
  • 广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享受15年免费教育
  • 湖北十堰消防举行交通事故处置大比武
  • 广东警方打掉一批地下钱庄 涉案金额2300多亿元
相关阅读
  • 微信公众号鼓吹拉人入伙两周赚10万 律师:涉嫌传销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