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甘肃酒泉10月17日电题:从围观地球到迈向宇宙——神舟十一号总设计师张柏楠的航天梦
1999年11月21日凌晨1时,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作为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回收试验队队员的张柏楠,在看到神舟一号飞船成功着陆那一刻,流下了眼泪。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时,已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张柏楠则显从容淡定。
“我希望以后发射飞船就是一条普通的新闻,更希望未来的中国老百姓能够像坐飞机一样乘飞船去太空旅行。”张柏楠说。
从产品研制到应用创新
神五突破载人飞天、神六实现两人多天,神七突破出舱活动、神八实现无人对接、神九突破载人交会对接……每艘飞船型号的更新,都意味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巨大跨越。
“小步快跑,这就是神舟系列飞船发展模式。”张柏楠说。
随着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已进入到新的发展模式——应用型阶段。
“神舟十一号最大的变化是没有变化。”张柏楠表示,神舟十一号在外观、任务、技术上均与神舟十号相似。为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神舟十一号只在技术状态上略有调整。
张柏楠说,天宫二号的飞行轨道与空间站相似,需要对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测量系统进行适当升级,使其能在393公里的轨道高度与天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确保其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未来空间站航天员的往返运输要求。
放在整个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来看,神舟十一号尽管变化不大,但依然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张柏楠表示,神舟十一号的发射,表明我国已掌握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神舟飞船的技术状态已基本稳定,从产品研制进入新的应用阶段。
“神舟十一号之后,神舟系列飞船将为后续的空间站提供人员运输服务,它的主要任务将从突破关键技术转为保证任务的可靠性、航天员的安全性。”他说。
从围观地球到迈向宇宙
从围观地球到迈向宇宙,这是张柏楠的航天梦。
从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10天的飞行时间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30天的飞行时间,张柏楠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20天,不仅仅是数字的增加。”张柏楠说,驻留时间的延长,可以更多地掌握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生理指标有何变化,为未来长期驻留提供一些数据。
张柏楠表示,数字的背后涉及载人航天的核心问题——生存。想要在宇宙中长期生存下去,对人类本身的健康保障和载人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类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够在月球上生活,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们能做的,就是1天、10天、30天甚至半年、一年的逐渐累积、适应。”张柏楠说。
他相信,载人航天是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一件事。“将来人类能够在宇宙中自由飞行,建设更美好的人类家园,这是载人航天发展的方向”。
从一无所有到中国特色的航天品牌
30多年前,国际空间站筹备期,美国以防止航天技术扩散为由拒绝了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的意愿。
一扇门被关闭,总有一扇窗会被推开。从那时起,中国航天人开启了独立建设空间站的历史。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再到如今载人航天单机产品全部国产化,张柏楠把这些都归功于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走出的独立自主道路,“神舟飞船会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高效率的中国航天品牌。”
这种品牌效应正在得到国际的认可。“欧洲空间局(ESA)目前正在摒弃美国式的偏见和封锁,寻求和中国航天项目上的合作。”张柏楠说,神舟飞船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能力。
张柏楠表示,我国已开始探索新一代载人飞船技术,在保障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力图大幅度降低太空飞行的成本。“长征七号发射的返回舱就是为了研究中国下一代载人飞船的一些关键技术,从整个飞行状态来看非常好”。
“航天强国的一个标志是有自己独立的航天体制,同时这个体制也是开放的。”张柏楠说,“我们期待更多的国外合作,共同和平利用太空。也相信更多的国际合作可以促进航天事业的发展。”
- 习近平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贺电
-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习近平致电表示热烈祝贺 李克强刘云山在北京观看发射实况
- 快讯: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