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网游装备被盗,法律管不管
2016年10月26日 07:56: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 璁

  据媒体报道,在一款热门网络游戏中,曾有游戏玩家经营了7年的账号、32个游戏角色被洗劫一空。而为了获取这些装备,该玩家仅3个月就为游戏充值2.7万元。“这些虚拟物品看不见、摸不着,不知道报案有没有用。”不少游戏玩家都有被盗号的经历,但大多是自己认栽了事。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全新的民事权利客体,各界对于它到底是什么还莫衷一是。目前,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模式有两种路径:一是将其作为一种财产,如果损坏了可以要求恢复,如果丢失了可以要求返还;二是将其视为债权,例如网游装备就是玩家与游戏服务提供商之间服务协议的调整对象,丢了属于违约,玩家只能获得赔偿。

  “在法律上确定采用哪种权利保护模式,事实上决定于人们所持有的普遍认识和感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表示,就网游装备而言,如果玩家更在乎装备本身而非获得赔偿,“虽然是虚拟的,但在权利保护上也应当归于‘物’的模式。”

  为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民法总则草案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作了规定,并为其他新型民事权利的保护留出了空间。

  不过这也带来对新问题更广泛的讨论。例如,数据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的价值显而易见,对其加以保护也早有共识,但对于民法总则草案将其归入知识产权的范畴,学术界对此有很大争议。“知识产权是原创,而数据信息是排除原创。”全国人大代表杨震表示,许多学者认为数据信息不具有知识产权的特点,不属于知识产权。

  “新型民事权利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变迁。”薛军认为,“人的欲望和感知总在发生着变化,而法律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人本身,因此民事权利的生成也应具有开放性。”

  不过,社会生活变动不居,是否需要对每一项新出现的民事权利都在民法典中一一列举呢?对此,今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宁夏召开的民法总则草案座谈会上,有人提出对于新型民事权利在列举的同时应增加概念性表述。他们认为,自然人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情况下“法无禁止皆可行”,有权平等地实施各种民事行为。而其中有些可能是法定权利,有些可能是法无明文规定但也应加以保护的权利。由于民事行为的包罗万象,由其产生的民事权利必然也会层出不穷,因此采用列举的方式难以涵盖。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6日   17 版)


标签: 民事权利;数据信息;网络虚拟财产;民法总则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俄罗斯“勇士”特技飞行表演队抵达中国

每日关注
  • 全年新增1000万人就业目标提前实现
  • 问责 既对事也对人
  • 一亿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
  • 天宫二号总调度:为景海鹏50岁生日送上地球的第一声祝福
  •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七集《标本兼治》播出
相关阅读
  • 全国多地制定印发政策文件积极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若干意见
  •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拟修订 问题入网食品或约谈第三方
  • 揭个人信息黑产链条:含50多种交易大项 可私人定制
  • 报告称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地位提升但发展不均衡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