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网购差评被报复“短信轰炸”:治理要从源头抓起
2016年10月31日 10:12:42 来源:广州日报 孟哲 沈光倩

  监管部门不妨加大外在监督的力度,倒逼网购平台履行监管责任。如此源头发力,当能有效遏制“呼死你”猖獗的态势。

  手机接到陌生号码呼叫,每分钟三五次,每次只响两秒……遇到这样的骚扰,谁都会觉得不堪忍受。在网上搜索下就会发现,这种因留言差评而遭“呼死你”式的骚扰已经延续了好多年,但无论是找运营商还是报警,能够维权成功的案例寥寥。

  “呼死你”如此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很难完成取证,而违法成本又很低。一个卖家如果使用过“呼死你”之后删除证据,死不承认,要想把他绳之以法存在很大难度。在技术领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时代,要通过技术手段去封堵追凶难度很大,最可取的办法,还是要锁定源头,在源头上加大违法成本。

  遭遇过“呼死你”骚扰的用户,普遍的共同点是给过“差评”。“差评”本是网络消费时代的一种创新,消费者通过评价表达自己的真实消费体验,既可以给其他消费者提供帮助,也能从根本上督促卖家改进商品或者服务质量。现在无论是网店购物,还是坐网约车等,消费者都开始拥有“差评”权。但也正因为“差评”影响卖家现实利益,一旦看到有消费者给“差评”,有些卖家就会卑劣地使用“呼死你”报复或者胁迫消费者改变评价。这些卖家是“呼死你”利益链条的顶端,整治乱象必须从他们开始。

  一些网购平台近几年也出台了一些制度,加大对骚扰消费者的卖家的惩罚力度,但总体来说还很不够。消费者遭遇“被呼死”过后,投诉渠道不畅,或者得不到及时回馈,平台对于店家的处罚还太过“温柔”。如果一个平台过于保护商家而不在乎消费者,那是本末倒置,在网购平台竞争依然激烈的市场下,平台不对店家非理性报复采取更严的惩处,最终只会失去消费者。

  当然,正如仅靠店家自觉远远不够一样,仅靠网购平台的自觉,也未必能很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不妨对举报平台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一些大数据分析,如果被骚扰的消费者所指向的“骚扰源”集中到一个或者某几个网络平台,那就有必要追问这些平台的管理责任。加大外在监督的力度,才能倒逼网购平台履行监管责任。如此源头发力,当能有效遏制“呼死你”猖獗的态势。

标签: 卖家;店家;监管责任;网购平台;消费者权益;技术手段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万圣节,别忘了你家的汪星人和喵星人

每日关注
  • 2016百城法治政府评估出炉:宁波深圳杭州列前三
  •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图片展在法兰克福开幕
  • 苹果6s只卖1000多元?高仿手机骗你没商量
  • 微博:下沉二三线城市用户,带来新转机
  • 核心技术缺乏 高端装备制造痛失海外定价权
相关阅读
  • 网购增速三年“腰斩”电商如何“再出发”?
  • 骗子“改址劫货” 淘宝一卖家价值10万名表被骗走
  • 代表委员热议治理食品安全源头 农业成焦点
  • “扫黄打非”办入驻淘宝查违规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