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陈金秋野:让农民背上的农药箱自己“飞起来”
2016年10月31日 11:41:2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陈金秋野是一个飞行发烧友,从小就喜欢各类飞行器。9年前,他在电视上无意间看到有人用飞机来喷洒农药,就开始琢磨能不能对飞机进行改装,降低喷洒作业成本。有了这种想法之后,陈金秋野就开始着手做研发。

  将爱好变事业

  在西安阎良航空基地,有个西安航空创业实验室,这是基地为航空爱好者及航空科技人才打造的创业平台。陈金秋野大学毕业后,和从事航空教育的父亲陈冬华,以及20多名“80后”、“90后”的年轻人,一起“让兴趣催生梦想,把爱好变成事业”。2010年他们开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专注于那时尚未声名鹊起的无人机研发。

  “据中国农药网统计,我国每年因打农药中毒的人数竟有十万,致死率高达20%。传统打药方式不仅可能会造成身体受损,而且因为喷洒不均匀还会造成部分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陈金秋野说,正因为如此,他决定自己研发的无人机只专注于农药喷洒。

  一路艰辛一路歌

  研发过程并不顺利。“消费类无人机的使用频次比较低;而植保无人机在药期使用频率非常高。”陈金秋野和他的团队开始不停的尝试,对无人机的整体结构、控制系统、使用材料进行反复试验,在不知道多少次的失败之后,2014年6月,他的第一款无人机定型了。

  制造出无人机并不是陈金秋野创业成功的标志,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依然是考验。为此,他再次踏上奔往各地的旅程,“我们和各地的植保站、种粮大户合作,为他们展示我们的技术。”就是靠这样的技术展示,“植保无人机”得到了农民的认同,陈金秋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第一块市场。

  让农民背上的农药箱自己飞起来

  “您只要站在地边,手拿遥控器,想打哪儿,就飞哪儿。”陈金秋野这款拥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无人机不仅在灵活性、精准性、农药利用率上有了很大提高,一两亩地也能使用。更重要的是在关中地区人工打药成本一亩地40元的当下,无人机打药的成本只有10元。传统人工打药的方式,打(农药)一亩地需要35分钟,而用植保无人机打(农药)一亩地仅需要45秒。

  目前,陈金秋野的公司已经实现了盈利,但是他的目标还不仅在于此。陈金秋野说,除了将每台造价数万元的无人机卖出去外,他们还根据中国大多数农民人均耕地小的特点,在规划着自己的“服务供应商”之路。“一两亩地确实划不来买一台无人机,所以我们专门成立服务部门,为农民提供打药服务。”

  陈金秋野希望在“植保无人机”的推动下,让更多的普通农民用上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同时为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16年,陈金秋野当选“2016中国创业榜样”。

标签: 无人机;打药;农药;喷洒;研发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意大利佩鲁贾东南部发生7.1级地震

每日关注
  • 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标下月实施 告诉你如何选口罩
  • 2016百城法治政府评估出炉:宁波深圳杭州列前三
  •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图片展在法兰克福开幕
  • 苹果6s只卖1000多元?高仿手机骗你没商量
  • 微博:下沉二三线城市用户,带来新转机
相关阅读
  • 美媒:F35将能遥控无人机 成破中国反介入利器
  • 种得好 更能卖得好
  • 无人机配送不再是梦
  • “长征路上奔小康”110亿次阅读见证什么?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