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裸露在荒郊野岭上的祭坛和积石冢,如今已被一座面积7200平方米的建筑所罩住。本报记者 毕玉才摄/光明图片
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5000年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十六国时期的“三燕古都”……辽宁朝阳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市。全省1/4的不可移动文物在朝阳,辽宁博物馆七成以上的馆藏文物出自朝阳。然而,文物大市虽屡获学界“朝圣”,却鲜有游客的脚步。
朝阳市委书记蹇彪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朝阳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度不够,市场化、产业化不高,还处在‘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境地。”
学界“朝圣”地 游人却寥寥
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朝阳境内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一处中国北方新石器晚期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成套的玉质礼器证明,5000年前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发现将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大凌河流域。
为了完整保护这处遗址,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遗址保护概念。所谓大遗址保护,就是不仅仅要把各遗址点本身作为保护对象,还要把各个遗址点之间的“白地”也划进保护范围。这样,朝阳把牛河梁58.95平方公里的区域划进了保护范围,地方政府有计划地关停、搬迁了保护区内的所有企业。而在此之前,矿产开发一直是当地政府的主要财政支撑和当地1.2万农村人口的重要经济来源。农民又回到了仅靠传统农业维持生活的状态,收入从全市平均水平线以上滑落到线下。
2013年,牛河梁、鸟化石、凤凰山三大景区门票总计840万元,与景区管理人员开支还差160万元。“为破解矛盾,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完成了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准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引导农民实现产业转型。”朝阳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吴洋告诉记者,“设备运行经费每年30万元,门票收入每年30万元。对民生的影响仅限于招收了10余名当地农民从事安防员、讲解员工作,旅游季节当地少量农民在公园内销售一些土特产品,并没有从整体上改善民生。”
整体规划保护 形成旅游产品
“牛河梁遗址虽然学术性强,知名度也很高,但遗产本身可视性差。”吴洋说。一堆石头、一堆土,很难对旅游消费群体产生吸引力。同时,保护区位于野外山区,面积过大,无法依托城市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旅游要素不完备,难以形成优质旅游产品。
2009年以来,国家和省市加大了对牛河梁的保护力度,先后投资5.26亿元,建设3大展馆,分别命名为“变形玉猪龙”“悬浮玉匣”和“历史长河·璞玉”。在凌源与建平交界处,紧邻101国道的牛河梁第二地点,记者见到,以往裸露在荒山野岭上的红山文化祭坛和积石冢,如今被一座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主体为可逆钢结构形式的建筑所罩住,从高处俯视,似一块椭圆形的浅绿色玉猪龙,恰好与对面第一地点保护工程“悬浮玉匣”遥相呼应。在“悬浮玉匣”下面,是考古人员挖掘后又回填上的女神庙,过去,为女神遮风挡雨的,只是一个简易大棚。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以“历史的河流”为设计出发点,采用曲线造型,尽显牛河梁玉文化中的圆润和流畅。
牛河梁遗址管理处处长孙平告诉记者,以三大展馆为“点”,以5.6公里的景区环形公路为“线”,以40万亩亚洲最大人工油松林为“面”,牛河梁至此已形成了自己的旅游观光“珍珠链”。
变资源为资本 变资本为产业
横贯朝阳的京沈高铁将于2019年通车,朝阳市瞄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产地距北京和沈阳均只有一小时车程的机遇,面向京津冀,打造“北京-朝阳-沈阳”朝发夕返文化旅游目的地。
为全面提升朝阳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朝阳市以全新的体制机制,赋予包括化石公园、牛河梁、凤凰山在内的五大园区更多的权限,通过市场化运作,变资源为资本,变资本为产业,服务当地百姓。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整合1.67亿元资金,用于续建鸟化石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展示中心和博物馆展区提升工程;凤凰山旅游景区管委会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和对外宣传;牛河梁红山文化产业园区也有9200万元资金注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三大景区都必须上台阶、出形象、见效益。特别是在吸引外地游客上,要实现重大突破。”蹇彪说,“化石公园至少有5000块化石在仓库里‘睡大觉’,文化局的报告中说我们现在有两万件文物也都在仓库里‘睡大觉’。我们有这么珍贵的旅游资源,有这么好的政策机遇,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朝阳旅游业搞上去。”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记者 刘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