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豆粉肉粉混合制假“肉松”成行业潜规则:降低成本
2016年11月07日 08:11: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张雅

  近期,有市民爆料称,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肉松类产品配料为“猪肉味豆粉松”,这种豆粉松“原料跟猪肉无关,是豌豆粉加猪肉香精混合而成”。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加入了少许肉粉的豆粉松“假扮”肉松做内馅儿,几乎已是烘焙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并非真正的肉松。

  对此,食品行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肉松类制品尚无统一标准,如果以豆粉或肉粉松为配料,但产品名称却打着“肉松”的名义,这种做法将涉嫌欺诈消费者,一经发现可向相关部门举报。

  肉松面包没有“肉松”? 真假肉松差价巨大

  昨日,在姚家园路上的一家便利店内的烘焙食品货架上,北青报记者看到,上面码放着一排净含量110克,正面用醒目字体标注的“肉松面包”。掰开面包,发现馅料中的“肉松”基本为粉末状,纤维较细。同时,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其包装背面的“配料表”上,标明这种“肉松面包”的主要配料为“牛肉味肉粉松”,由鸡肉、豌豆粉、味精以及食品添加剂等混合而成。

  北青报记者在网上销售平台检索“肉松”字样,发现“肉松”的售价从一斤10元左右至一斤50多元不等。

  一位销售恰巧牌的“金丝肉松”产品的店家称,这种“肉松”5斤售价仅45元,可供烘焙、制作手抓饼、寿司和蛋糕等使用。但在其配料表上,却标明这款名为“肉松”的产品实为“猪肉味肉粉松”,以豌豆粉和鸡肉为主材料。商家坦言,这款“肉松”中的“(豌豆)粉比较多”。

  与此同时,一位销售福建产的某品牌肉松、肉松售价为58元/斤的商家告诉北青报记者,那种10元一斤的“肉松”大多是销售给“做生意的人”,如“做手抓饼什么的”,并建议记者“自己吃还是买好一点”。记者向其询问原因,他反问道:“你要想下猪肉一斤要多少钱”。

  肉松与肉粉松有何区别?福建省罗源县某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名生产商告诉北青报记者,肉松是由鸡肉、猪肉或牛肉等肉类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但肉粉松则是由豌豆粉混合了部分肉粉等制成,两者的制作成本和营养价值差距较大。“添加豆粉越多就越便宜,相对来说,虽然豆粉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但其营养价值会低很多。”

  “2.5斤肉出1斤松”

  为降低成本肉粉松成“替身”

  那烘焙坊和市面上的肉松面包、肉松卷、肉松饼等,使用的馅料都是真正的肉松吗?

  给多家烘焙坊供货的一位北京地区的肉松批发商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他供货的烘焙坊基本全部使用的是肉粉松,并表示如果记者需要纯肉的,他需要单独去进货。批发商称,“纯肉的成本太高,现在的‘肉松’大多都是用大豆做的或是豆粉掺肉的,大豆可以做人造肉,所以纤维有肉的口感,吃起来也有肉的味道。”

  批发商向北青报记者介绍,做“肉松面包”内馅儿的一般会使用豆粉比例较高的肉粉松,“这种粉比较多,做馅儿不明显,但撒在表明就不成丝,能看出来”。随即,批发商向北青报记者推荐了一款适合做内馅儿的名为“黄金松”的“肉松”原料,但实际上却是“豌豆肉粉松”,批发价为每斤7.25元。

  随后,批发商还向北青报记者推荐了两款“掺的肉丝多一些的”、可以撒在表面做“辣松面包”的肉粉松,但这两款肉粉松每斤售价22.6元,比做内馅儿使用的肉粉松每斤高出15.35元。

  不同肉粉松之间的“差价”源于何处?福建省罗源县一位肉松生产厂家称,肉粉松的“差价”要看里面豆粉和肉粉的比例。他介绍,7元一斤的基本上全是豆粉,混合了食品添加剂做出肉的味道,“这种‘肉松’呈粉末状,口感上差很多”。

  生产商还介绍,按照批发商的要求,他们可以生产豆粉和肉粉任意比例配比出的“肉松”,但纯肉的会贵很多,“纯鸡肉的每斤23元,纯猪肉的每斤25元”。对此,批发商解释,“真正肉松的制作成本价较高,基本上2.5斤肉才能生产出1斤肉松”。此外,批发商告诉北青报记者,按照上述豆粉和肉粉的价格,基本上只要配比出15元一斤的肉粉松,就能“吃出肉味”、“也能吃出纯肉松的丝状感”。

  尚无肉松类制品统一标准

  肉粉松冒充肉松涉嫌欺诈

  上述生产商对北青报记者透露,即使是7元一斤的“豌豆肉粉松”,里面也一定会含有少量的肉粉,不会完全是豆粉,“这是因为肉松生产行业有相关规定”。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目前肉松原料的生产企业虽然遵循一定的行业标准,但就肉松类制品来看,目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肉松的生产应遵循SB/T/10281-1997的行业标准,其该标准中对“肉松”做出如下定义:用畜、禽瘦肉为原料,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肉制品。而“肉粉松”则是“用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经煮制、撇油、绞碎、调味、收汤、炒松再加入食用油脂和适量面粉炒制成的颗粒状的肉制品”。

  可以看出,从原材料生产上来说,“肉松”和“肉粉松”并非同一种产品,且在“形态”、“色泽”、“滋味与气味”方面的指标各有不同。

  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多数肉松类制品如“肉松面包”的“执行标准”为“GB/T20981-2007”。对比标准细则发现,加入肉制品的面包应属于“其他面包”一类,标准中仅要求“符合产品应有的滋味与口感,无异味”,而有关食品馅料的GB/T 21270-2007标准中,也未对“肉松”馅料做出更为细致的要求。

  朱丹蓬表示,正因为对肉松类制品缺乏统一标准,因此出现一些商家打着“肉松面包”的招牌卖着“肉粉松”产品的乱象,且目前这一类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监管和遏制。但朱丹蓬表示,商家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实际上已经涉嫌欺诈消费者,消费者一旦发现,可向相关部门举报。

  朱丹蓬还提醒,为了增添肉香味,“肉粉松”通常含有肉味添加剂,虽然少量食用对人体危害不大,但如果积累到一定量,将会影响身体健康。此外,作为普通消费者,实际上很难将加入肉味添加剂的“肉粉松”与真正肉松区分出来,他建议,可从品牌或者售价等外部因素加以分辨。“大品牌的,售价较高的,通常是有保证的。”

  文/本报记者 张雅  实习记者 成心如

  线索提供/王先生

标签: 肉松;肉粉;粉松;批发商;豌豆;豆粉;猪肉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踏着机器人打马球

每日关注
  • 网络直播频打“擦边球” 新规严防乱象死灰复燃
  • 村支书侄子杀死村主任获死刑 复核翻供称系顶罪
  • 百度80后副总裁李明远引咎辞职 称自身未涉“贪腐”
  • 网络炒股平台卷走3.5万人4亿元 已抓获369名嫌犯
  • 北京同城快件杭州蹊跷签收 公司回应称将尽快追回
相关阅读
  • 猪肉价格不再大涨!6月份CPI涨幅或重回“1时代”   
  • 3月份CPI今日公布 涨幅或被猪肉拉至新高
  • 专家:此轮猪肉涨价带有补偿性 过去3年猪价偏低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