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新规“出鞘”打造网络直播清朗空间
2016年11月07日 20:15:37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互联网直播进行规范管理。近年来,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形式迅猛发展,但也出现部分直播平台传播色情、暴力、谣言、诈骗等信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1月7日经济日报)

  在网络直播的江湖,既有新经济的风口,亦有假恶丑的走秀。

  眼下,年轻人的手机应用里,直播类APP几乎成为社交软件的标配。诚然,网络直播当然不是洪水猛兽:作为技术手段,它是“互联网+”时代的CP感;作为生活方式,它是虚拟生存的文化分野。相关行业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全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超过300家。技术创新、资本上市……电商、游戏、体育、泛娱乐等各有涉及。有机构预测: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中金在线的研报甚至认为2020年网络直播及周边行业将撬动千亿级资金。

  不过,直播市场在风生水起的同时,亦成为公共治理的一大隐患。各色网红喧嚣登场、各类平台僭越底线:有直播“造人”的,有直播“飙车”的,不计其数的所谓“主播”,在虚拟礼物和点击兑现的诱惑下,上演了资本原始逐利的纷纭乱象。最典型的,当数下面的例子——“先发钱直播,拍完后再收回去”。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两名男子在某直播平台上直播做慈善,安排凉山州某村村民站成两排,随后直播给村民发钱,而在直播结束后,又把钱拿回来。据报道,涉事男子为某直播平台主播,他已承认此事,目的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让“粉丝多刷礼物”。如此直播“伪慈善”,粉丝越多、传播越广,则影响越恶、伤害越甚。一言蔽之,当全民直播成为影响公共利益与秩序的重要力量时,就像当年的微博微信,将之纳入规制与管理的密实笼子,就成为法治逻辑下的当务之急。

  依法治理一以贯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五条早有规定,“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应当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为网络直播立规矩、设底线,既是权责所在,更是大势所趋。符合网民对良好网络环境的切身需求,也是依法治网,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的切实举措。

  从野蛮走向优雅,从粗放走向有序,网络直播已然进入“清理门户时间”。从欧美等国分级管控、时长限定等杀手锏来看,网络直播本就不在法外之地。科学监管,是为了去伪存真;有效监督,是为了激浊扬清。无论是作为经济形态的直播、抑或是作为文化范式的直播,守规矩、讲纪律,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今,新规“出鞘”,有法可依,执法以严,必将打造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直播空间。(邓海建)

标签: 互联网;直播;管理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阿凡达婴儿走红 毛骨悚然成本价格为2000美元

每日关注
  • 网络安全法获高票通过 明确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 我国目前唯一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启动
  • 全面从严治党的生态支撑经济发展的形态
  • 互联网与养老联姻的“乌镇模式”
  • 探访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相关阅读
  • 互联网与养老联姻的“乌镇模式”
  • 探访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 武雪梅:管好时代风口中的新事物
  • 农产品玩出“时尚范儿”:互联网买手打造全新脱贫模式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