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国青年报:做一条就业的漏网之鱼又怎样
2016年11月11日 07:54: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我一直在追TVB经典商战剧《创世纪》,该剧故事十分精彩,角色个性鲜明,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很符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狂飙突进的香港形象。相比主角叶荣添“赢即正义”的诸多金句,我对其父叶孝勤一番话的印象更加深刻——“香港人呐,就知道埋头苦干,没什么机会抬起头看看夜晚的天空。”这句话戳破了闹哄哄的表相,让我们看到繁华背后的精神荒芜。

  那是香港的黄金年代,顶着“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名头,“东方之珠”名闻遐迩,地产业、金融业迅速崛起,遍地都是淘金的机会。叶荣添、许文彪们行色匆匆,不肯浪费一分一秒,迅速致富又遽然破产,最终,在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身上,都无可避免地被涂上悲情色彩。在一个典型的“快时代”,《创世纪》讲述的是几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迅速致富却情感迷失的故事。

  看这部剧时,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故事主角叶荣添、许文彪与当下内地的年轻人何其相似?他们大学毕业后,容不得自己喘息,急切地想在大城市谋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或者企图抓住风口实现创业梦。

  所以,当“慢就业”的概念出现并且有媒体为此背书时,就立马遭受嘲讽:“慢就业”就是失业,潜台词是“逃避现实”与“啃老”。公众对此的嘲讽多于理解。

  若细究“慢就业”的概念,可以发现舆论对“慢就业”的误读:“慢就业”并非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选择暂时性“失业”。他们在待业过程中,或四处旅行,放空身心;或继续充电,备战考研或考公务员;也有一部分人在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决不委曲求全。

  “慢就业”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既不卑微也不高尚,就是一种普通的人生选择。不必对它过度褒扬,也不必刻意贬低。已成年的年轻人选择怎么样的道路,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不会轻易任性。

  一种观念得以流行,必定在某个方面切中了一个群体的隐秘心理。互联网与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一、僵硬的价值观念,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切身体验与生活质量,一些人不急于就业而选择待业,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只要“慢就业”的选择是严肃且认真的,它就无可指摘。当年轻人的价值观越来越开放、多元时,社会不妨对他们的选择给予充分尊重。

  一些毕业生选择“慢就业”也与就业压力不无关系。一时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毕业后重新“建设”自己也不算晚。或许这要多花一些时间,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漫长,一时延宕并非什么天大损失。何况,“慢就业”也是在布局未来。

  每个人对“慢就业”的看法不同,“慢就业”也因人而异。人生的路该怎么走,自己说了算,能承担影响和结果就好。即便有些人秉持逃避主义,做一条就业的漏网之鱼,也不是什么过错。足够包容的社会不必逼毕业生迅速就业。

标签: 就业;年轻人;毕业生;待业;漏网之鱼;故事;主角;潜台词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传统礼仪走进宁波江北校园

每日关注
  • 光棍节前大学校园掀网购潮 取快递排长队
  • 杨传堂李小鹏调研快递旺季服务保障工作 马军胜参加调研
  • 人民日报:脱贫攻坚不能只是干部“独角戏”
  • 福州空港启用福建省最先进口岸检验检疫查验设备
  • 重庆首发林业公报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相关阅读
  • “胖五”副总设计师杨虎军:一个大写的实干家
  • 李克强:就业才是经济真正的“晴雨表”
  • 全年新增1000万人就业目标提前实现
  • 环境好生活节奏稍慢的城市渐受大学生青睐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