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满怀深情地说。 摆脱贫困,一直是习近平的价值坚守。 今天, 党建网微平台 整理了习近平的扶贫故事和部分重要论述,一起学习他的扶贫思想。
梁家河村:
带领村民走上脱贫之路
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7年插队岁月。
1973年,习近平当上了梁家河的村支书,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贫困面貌,习近平和村民们一起打坝淤地、造就良田,建成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增加创收……从吃不饱到有余粮再到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贫瘠的黄土高原上的梁家河村开始走上脱贫之路。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回想起自己曾在此立下的誓言:“我的人走了,但我把我心留在了这里。从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机会我要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河北正定:
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
1982年,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的习近平,主动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来到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当时的正定县是一个有名的“高产穷县”,1981年人均收入不到150元。1983年,习近平任正定县委书记。
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大街上听取老百姓意见。
“我当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2015年年初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时,习近平回顾正定工作时说。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带领全县人民大胆改革,冲破了“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的模式,实施工业兴县、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文化兴县、旅游兴县等策略,优化经济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使正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热潮,甩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
福建宁德:
著书谈“摆脱贫困”
1988年,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下乡调研时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
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全地区绝大部分乡镇。他提出并倡导实施“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
1992年7月,习近平所著的《摆脱贫困》首次出版。该书收录了习近平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共29篇。习近平在文章中说,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 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 , “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
习近平在书中还强调, 扶贫先要扶志, 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
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已有94%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0年8月12日的《人民日报》以《宁德越过温饱线》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30余次到国内各地考察,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问题。当选总书记后,习近平国内第二次考察就到河北阜平县聚焦扶贫工作,三年新年首次考察都选择贫困地区;三次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第一次中央工作会议研究扶贫开发……他的扶贫脚步遍布各地,扶贫思路清晰可辨。 打好扶贫攻坚战
★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
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2016年7月20日,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扶贫成败在于精准
★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2016年1月4日至6日,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对口帮扶 合力扶贫
★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加快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并加大力度。要鼓励支持更多企业参与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工程。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形成大扶贫格局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脱贫要靠内生动力
★输血和造血相结合
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坚持民族和区域相统筹,重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重在促进贫困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等政策,深受各族群众欢迎,要认真总结完善,并研究“十三五”期间出台更加管用的专项规划。
——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扶贫必扶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015年9月9日,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说道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总监制/ 徐能毅 责编/刘文韬 编辑/王仁锋 制作/王仁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