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近来,“空巢青年”正在成为一个热词。有学者称,对于年轻人来说,“空巢”一方面是主动的选择,另一方面也透着无奈。也有人认为,从“空巢老人”一词并不能必然演化出“空巢青年”一词……但是,毕竟“空巢青年”这一概念触动了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本质,因此也成了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那么,如何全面而理性地看待“空巢青年”?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空巢青年”并不是负面的社会现象,而是值得深入了解的社会群体。社会了解这一人群,不是要把他们当作“特殊动物”“小白鼠”来研究和对待,而是在研究和了解之后,探讨国家、社会层面怎样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以促进“空巢青年”群体的发展。
《思想者》特邀几位青年学者就此展开讨论,以飨读者。
■“空巢青年”这一群体在城市中的出现与增多,也源于他们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于“中国梦”的追逐,他们越来越要求自己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和安全感,迫切希望从以往的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乡土社会宗族关系中脱离出来,去大城市寻求一个更好的自我。
---------------------------------------------------------
“空巢青年”还是“独居青年”
国人自古以来就大多喜热闹、不喜孤独,西方世界也如此,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被孤立的人,无法从政治联盟中分享获益”。不仅是人类,野生动物也是在条件所逼之时才被迫选择独自生存。因此,尽管对于人类社会属性的争辩从未平息,但学者们大都认同——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围绕着共同生活而非独自生活的想法,才建立起来的。
“空巢青年”这一概念触动了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本质,因此成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一概念带有一种对没固定居住地、没伴侣、没家庭生活的年轻人的不接纳,甚至有一丝嘲讽,因此,笔者更愿意用“独居青年”来概括这类年轻人。对于独居青年,大家都在担心:一个年轻人,在陌生的城市,怎么生存?可是,这样的担忧和焦虑只能被当前世界各地关于独居者的调查数据远远地抛在脑后。
在美国,1950年,仅有22%的成年人是单身,独居者占全国住户的9%;而今天,50%的成年人是单身,独居者占全国住户的28%。这些独居者聚集在现代化的大城市,包括华盛顿、西雅图等,尤其在曼哈顿区,50%以上的人口独自生活。
其实,美国独居生活的比率还是比较低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独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分别是: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在那里,几乎40%~45%的住户都是独居者。而在自古以来重视家庭生活的日本,也有30%的住户独自居住。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的独居人口,则是增长最快的。中国的独居人数持续上升,从1990年独居人数占到全国人口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3年全国独居人数已达到14.6%。上海是中国独居比例最高的城市,每4户中就有1户独居,北京的比例则是20%。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世界各地独居人口的持续增长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当下“空巢青年”现象并不是社会发展的负面结果,而是社会的发展使得更多年轻人可以选择、负担和适应这样的生活。因此,“空巢青年”并不是负面的社会现象,也不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是值得深入了解的社会人群。社会了解他们,不是要把他们当作“特殊动物”“小白鼠”来研究和对待,而是在研究和了解之后,探讨国家、社会层面怎样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以促进人的发展,其中正包括人口数量未来会逐渐增长的“空巢青年”群体的发展。
“空巢青年”的中国梦便是自己发现和发展自己
人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自1978年中国正式推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一直快速增长,除了国家层面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变革中也涌现出一个个企业家、改革者等具体的个体形象的努力与拼搏。经历这一社会变革的人们,也感受到了变革中农民和城市居民散发出来的生命力和各种活力,他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使得其施展出自己的能力积极进取,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个过程中,正如著名学者阎云翔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中所阐述的,人们越来越相信“中国梦”的概念,即一个人可以通过智慧和辛勤劳动改变其命运。
“空巢青年”这一群体在城市中的出现与增多,也源于他们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于“中国梦”的追逐,他们越来越要求自己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和安全感,迫切希望从以往的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乡土社会宗族关系中脱离出来,去大城市寻求一个更好的自我。当前关注到“空巢青年”的种种特征,就包括这一群体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暂时出现的焦虑、迷茫与困惑,它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年轻人的住房、就业、交友和家庭生活问题。
这些问题绝不仅在“空巢青年”群体中存在,大城市居民、未婚青年等群体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可交友和家庭生活的缺乏,真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吗?没有朋友、家人甚至性伴侣,对于年轻人而言,究竟是个体的主动选择还是被迫的社会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主持的2015年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7岁~35岁群体中,无论男女,不但没结婚也没有过性生活的人,在2015年已达到10%左右,预计到2020年很可能达到20%左右;而在2000年,到这个年纪还没有过性生活的人,在男性中只有2.4%,在女性中则仅仅是0.7%,可短短15年之内,男性在这方面的比率增加了将近5倍,女性则增加了几乎14倍,预计到2020年还会再翻一番。当下中国青年群体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比率并不低的“无性”状况呢?为什么越来越多“正当年”的男女,迟迟没有正常的性生活呢?有说服力的答案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独处、独居的生活方式。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以及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居,社会发展为独居生活已经并将继续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当下社会对于“空巢青年”的关注和焦虑,还局限于仅仅将他们视为一种负面的社会现象、一个正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然而, “空巢”、独居、独处在未来社会中将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迅速崛起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中国的年轻一代当前对于个人生活的强烈的主动追寻,以及在个体生活中呈现的情感和欲望的多样性、选择和控制的多样性,都呈现了中国青年个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背景下努力向上流动、努力重塑自我、努力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的过程。简而言之,“空巢青年”的中国梦便是自己发现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为“空巢青年”实现中国梦而服务
“空巢青年”的中国梦在实现过程中,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自我发展、自我重塑,“空巢”的标签、“剩女”“光棍”“没能耐”“混不好”等刻板印象和话语给青年发展自我的过程施加过多的个体责任,进而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青年不仅要面临市场竞争的激烈,还要面临家庭、宗族社会关系等支持的减少和社会舆论的不理解,甚至有意无意的嘲讽和歧视。因此,“空巢青年”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需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和政策以帮助青年解决相关的心理疾病。
二是如何将“空巢青年”个体层面的积极进取动力、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动性和控制力,转化为正向的社会参与并融入社会组织生活中去。独居、独处、“空巢”青年的增多,其实也会带来一些社会效益,比如他们往往热衷于公共社会话题、更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组织生活、频繁出入餐厅、咖啡馆等公共空间。很多接受独居观念的女性已经从糟糕的婚姻和琐碎的家庭生活中解放出来,她们不仅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还充满活力地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如何建立相关的社会组织机制和政策以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