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广州市少年宫发起的儿童公益开放日特别活动中,亲子隔着透明雨伞进行对视、绘画人像等互动活动。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省残联建议,大规模培养专业康复人才,设立完善的康复保险制度
■新快报记者 唐星 通讯员 何赦热
戴着助听器的听障儿童在康复人员指导下训练听觉反应;偏瘫、脑瘫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咬紧牙关,努力运动希望能尽量恢复……这些康复的场景每天都在各大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疗站、普通或者特殊教育学校上演。昨天是国际残疾人日,广东省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情况如何?新快报记者从省残联了解到,广东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全省有540万名残疾人,仅80万人享受到康复服务。
各级财政5年投10亿元支持康复服务
新快报记者昨日从省残联了解到,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级财政共投入3.03亿元支持14个欠发达地区地级市、73个县(市、区),带动地方投入资金6亿多元,促进了各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发展。此外,每年省级用于康复服务的经费也达1亿元左右。
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居家康复等多种途径,基本实现了为80万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目标。其中包括为近5万名(人次)听障、脑瘫、智力及孤独症四类学龄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教育服务;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5万例;为21.8万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药物及住院服务。在社区康复服务方面,目前全省已建立残疾人康园工疗站901家,并将新建708家,力争实现全省街道(乡、镇)全覆盖,从而为3万多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服务,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网络。
目前多数残疾人康复项目未纳入医保
财政投入这么大,为什么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仍不足?对此,省残联理事长、党组书记张永安介绍,目前国内高校一般把康复科学分散到医学、教育学等专业里,专业的康复科学技术人才匮乏,导致广东省康复机构数量缺口较大。“要进一步扩大康复服务覆盖的范围、推进全面康复服务,就需要推进康复学科体系建设。希望能推动广东高校办专业的康复科学学院,建设起具有完整、独立知识体系与医学科学并列的康复科学,大规模培养专业的康复人才。”
张永安称,此外,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的制度性保障也缺乏,大部分残疾人康复项目尚未纳入相关的医疗与社会保障范围。“目前仅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范围,由于很多康复项目和医学没关系,因此没法进行医保报销,建议设立与医疗保险并列的康复保险制度。”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