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强军志,需要高尚的文艺引领。正因此,习主席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艺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如果文艺创作、文艺作品缺钙质、缺筋骨,成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就不可能“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向好。军队文艺工作者只有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崇高价值、美好情感融入文艺作品之中,客观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才能引导官兵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塑造出更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军事文艺,历来是时代最刚性的音符,为国家强盛、军队强大注入了铁血阳刚,为弘扬中国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提供了丰厚养料。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娱乐化、贵族化、空洞化的泛起,军事文艺丢掉艺术理想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作品立意不高,缺乏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有的为了追求所谓发行量、收视率,放弃了理应坚守的价值理念,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有的沉潜功夫不够,作品过于单薄,达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军事文艺就无法担起时代重任,就很难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风尚。
罗丹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艺比天大,德如地厚。文艺是涤荡人心、塑造灵魂的工程,要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养德与修艺是分不开的。军队文艺工作者只有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大写的人立起来,把文艺战士的好样子立起来,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创作有深度、有品质,有军味、有战味,经得起时间淘洗、历史检验,传之久远、影响深远。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深挖井方能饮甘泉,沥心血方能塑心灵。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军队文艺工作者只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打造强军文化的责任担当,保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才能创作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本报评论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