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制度体系。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军官职业化制度的改革。那么,军官职业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坚持职业化大方向的军官制度改革有哪些实际举措?让我们一起循着改革的步伐去看个究竟。
如何正确理解军官职业化
所谓军官职业化,就是围绕提高以打仗能力为核心的军事职业素养,按照专业化内在要求构建的一整套军官管理规则体系。其核心指向是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军官队伍,为军官提供相对稳定的服役空间、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优厚优惠的待遇保障,根本目的就是以制度优势集聚社会优秀人才,并引导和保障军官集中全部心思和精力谋打仗、练打仗,提高完成军事任务的效率。军官职业化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军事性与政治性相统一。提高打仗能力,并不等同于单纯军事观点,让军官不问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必须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跟谁打、在什么时间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服从政治的需要,忠诚、服从始终是军官的最高职业准则,世界各国军队概莫能外。
稳定性与流动性相统一。刘伯承元帅曾讲过:“军官的培养,是最艰苦的战争准备。”军官的天职是组织和指挥打仗,这种复杂专业能力的累积和形成必须依靠长期稳定的服役完成,必须有稳定的服役时间作保证。但这种稳定是以军官队伍的良性竞争、选优汰劣为前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舒舒服服干到退休。
优待性与奉献性相统一。军官捍卫的是国家生存发展这个最高利益、付出的是个人生命这个最高代价,具有高风险、高奉献、高强度的职业特点。基于此,国家和社会给予军官与之相称的地位和待遇是必要的;同时,重视军官职业精神培育,注重使命、责任和荣誉激励,是军官职业化的应有之义。
我军军官职业化将带来哪些变化
军衔主导更加鲜明。建立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是军官职业化改革的基础。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军委明确先按职务等级晋升,将来再过渡到军衔主导晋升。这次改革,将把军衔作为反映军官能力的主要标尺,基于军衔构建军官管理制度体系。通俗地说,就是以军衔等级为基石,系统设计和安排军官的服役年限、培训交流、选拔任用、待遇保障以及退役和安置等各项制度。通过确立军衔在军官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切实把能力导向打仗导向立起来。
服役制度更加科学。目前,我军军官服役制度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主要是军官更替速度过快,在基层一线历练不够扎实,有的刚培养成熟就退役了;重年龄轻年限,对自然增长的年龄卡得很严,致使不少军官“年龄恐慌”大于“本领恐慌”。职业化条件下,遵循军官能力生长释放规律,合理调控军官发展节奏,军官服役呈现“前慢后快中间稳”特点:初级军官,放缓晋升节奏,相对均衡发展,保证扎实“蹲苗”;中级军官,给予较大服役空间,充分释放能力,提高使用效益;高级军官,加快流动,增强活力。同时,强化年限、淡化年龄在军官服役特别是晋升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引导和保障军官长期干、好好干。
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军官职业化核心是专业化,前提是专业化分类,关键是专业化培养。我军军官目前主要按照职务性质分为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和专业技术5类,相对比较粗放。各类军官的选拔任用、培训交流等,也没有从制度上作出严格的边界限制。推进军官职业化,将突出专业属性和作战要求健全完善军官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分类设置军官职业发展路径,系统规范军官在哪个领域发展,什么时候该入校培训、交流任职,具备什么经历能够走到什么位置,什么情况下需要退役等,为组织培养军官、军官自我提高提供清晰指引,提高人才培养使用效益。
任职资格更加严格。建立和实行严格的任职资格制度,把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条件资格化、要素化、刚性化,确保军官上任即胜任。特别是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任何一个岗位出现素质短板,都会影响整个体系的作战能力。我军2015年出台作战部队指挥军官任职资格规定,从任职年限、任职经历、专业资质、培训经历、文化程度、身心素质等方面,对作战部队指挥军官任职资格作出规范。下步将逐步推开、覆盖所有单位每个岗位,作为军官选拔配备的基本依据,真正做到岗位取人、事业取人。
发展环境更加纯正。实行军官职业化制度,很重要的就是构建既相协调又相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发展路径、资格条件、程序机制、监督问责的制约作用,最大限度压减主观裁量、人为操作空间,营造公平公正、活力迸发的发展环境,切实把军官从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和顾虑中解脱出来。军官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专务打仗,全力提高素质,认真履职尽责,谁升谁走靠能力实绩说话,提得硬气、走得服气。
待遇保障更加优厚。军官以高昂的从业代价和特殊的军事劳动,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国家和社会理应给予军官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并保障军官享有与其地位、使命、实绩相称的待遇保障。推行军官职业化,将调整改革待遇保障政策,更好地契合军事职业特点。对外强化竞争性,保障军官工资和福利待遇在社会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保障军官在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学、使用社会公共资源等方面依法享受政策优待,以此增强军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对内体现公平性,充分发挥津贴补贴调节作用,进一步向艰苦地区、作战部队、特殊岗位、重要群体倾斜,精准反映军官的贡献差异,实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充分激发军官的积极性创造性。
退役安置更加顺畅。长期以来,退役随意性大、安置难,一直是官兵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职业化条件下,军官依法服役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将组织需要和个人意愿有机统一起来,非法定情形不得安排退役。军官只要愿干、能干、干得好,一般都能长期稳定服役,并且退役后的安置方式与军官服役表现挂钩,服役年限长、贡献大,安置上将会有更多选择,获得更好保障,以此减少军官的后顾之忧,增强职业安全感。
如何更好适应军官职业化的新要求
转变思想观念。军官职业化是现代军队建设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对军官个人成长路径、发展模式的全新升级。面对这种转变,如果思想还停留在昨天,穿新鞋走老路,必然会遭遇职业发展的瓶颈。要转变“进保险箱”观念,既要看到军官职业化可以长期服役、稳定工作,更要看到是对军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全新要求,我们面对的是高门槛高素质的挑战。要转变“熬年头等位置”观念,看到军官职业化追求的是生机活力、强调的是能力本位,必须拼搏进取、自我加压。要转变“单纯职业”观念,职业军官从事的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人民福祉的神圣事业,必须始终盯着战场、专注打仗,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提升专业素养。实行军官职业化,讲的是专业、靠的是素质、比的是本事。翻开首届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风采录,从血性担当砺就空中尖刀的新一代空军飞行员王玉林,到情系强军梦倾心铸利剑的导弹专家谭清泉,从矢志强军逐梦深蓝的“时代楷模”海军372潜艇官兵群体,到为铁甲插上信息化翅膀的新型指挥员满广志等,无不是立足战位精研苦练,成为本专业本领域“王牌”和精英。素质保鲜比颜值保鲜更重要,能力升级比待遇升级更紧迫。我们要积极适应军官职业化新要求,坚持专业立身、精武强能、追求卓越,练就过硬本领。
珍惜发展机会。军官职业化条件下,组织充分尊重和维护每个军官的发展权益,为每个军官提供公平的培训、交流、晋升机会。我们要根据组织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立足个人能力素质现状,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科学规划、练好内功,使个人发展与组织规划、能力素质与岗位需要相契合,更好地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
●知识链接
我军军官分类的历史沿革
1955年2月,我军第一部《军官服役条例》把军官按照业务性质分为:指挥军官、政治军官、技术军官、军需军官、军医军官、兽医军官、军法军官、行政军官八类。
1988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现役军官服役条例》把军官按照职务性质分为军事军官、政治军官、后勤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
200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把军官按照职务性质分为军事军官、政治军官、后勤军官、装备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
要论选读
《习近平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摘编》第67-83页,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编印,解放军出版社,2016年4月。
《打造没有围墙的“联合作战学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之际关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新闻调查与思考》,《解放军报》,2016年6月18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