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媒体:停业不摘牌的“僵尸景区”折射监管缺位
2016年12月17日 09:06:5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旅游局日前通报,今年下半年以来,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处理,其中107家景区被摘牌。有媒体报道,近年来,A级景区数量激增,景区等级管理不严,导致一些景区出现脏乱差等现象,甚至出现长期停业不摘牌的“僵尸景区”。

  那么,“僵尸景区”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一方面,源于某些地方的“跟风冲动”。看别的地方的旅游经济搞得红红火火,自己就去模仿,不管有没有旅游观光价值,千方百计上马,并借此挤入“A级景区”的行列,往往没有完工就做广告匆匆开业;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争创A级景区时全力以赴,拿到金字招牌后疏于管理。游客都有“尝鲜”的习惯,故开始时景点也能热闹一阵子。但由于口碑不好,游客越来越少,当景区入不敷出盈利无望后,就逐渐堕入“破罐子破摔”的自杀模式,一分钱不投入,最终导致“零游客”困境,门可罗雀,成为一具活脱脱的“僵尸景区”。

  近年来,由于地方对于创建A级景区的热情持续高涨,不乏冲刺达标者,更有一些违规操作者,导致游客抵达目的地后往往觉得名不符实。一方面,旅游景区,尤其是自然风光类景点,全靠大自然所赐。因此,有关部门要实现动态管理,对那些已成为“僵尸”的景区,要坚决取消其A级资质;另一方面,对于新上马的景点,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一定要协助其严肃论证,如果没有旅游价值,就要停止上马,更不能盲目赋予其A级资质,免得劳民伤财,免得让游客上当。

  景区评级的冲动背后,是金字招牌带来的种种隐性利益。由地方部门背书的景区等级,对游客消费起到很强的引导作用。不少景区利用评级吸引客流,甚至当作门票涨价的借口,而监管缺位导致“僵尸景区”迟迟未退出。因此,景区A级管理应将“能进能出”的机制常态化,从“检查一阵风”到“黑名单”制度化,才能真正倒逼景区管理者和地方政府摒弃侥幸心理,加快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实现景区“强身健体”目的。景区评级应增加规范性,判断一个景区是否符合等级标准时,应该规范明确、一丝不苟;景区评级更应增加透明性,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监督,把公众意见作为景区评级的重要参考。如此,景区评级才会有该有的分量,“僵尸景区”才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标签: 摘牌;僵尸;景区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每日关注
  • 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会任由汇率滑出合理区间
  • 20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民生十惠”
  • 2017年中国经济有哪些新信号?
  • 稳中求进 共享繁荣
  • 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或有实质进展
相关阅读
  • 山东旅游条例明年施行 对投诉实行“首接负责制”
  • 福建古田翠屏湖景区被撤销星级
  • 福建省全面整治A级旅游景区 处理13家4A级景区
  • 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 记者探寻乌镇的“互联网基因”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