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80后村医坚守畲乡18年当村民“家庭医生”
2016年12月20日 08:03: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陈医生,网络上关于你的投票,具体的程序是怎么样?”这几天,陈伟琳经常收到村民发来的微信,询问如何在“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上为他投上一票。

  作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乡后溪村卫生所的一名乡村医生,80后小伙儿陈伟琳因其坚守畲乡18年,默默守护村中900户家庭、3600多人健康的感人事迹,与全国其他59位候选人一起上榜。

  1998年,陈伟琳从漳州卫生学校西医士专业毕业,在别人想尽办法留在城市时,他却作出了一个让他人不解的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个没有编制,工资和福利都相当有限的乡村医生。

  “我之所以这么做,很大原因就是受我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希望能像他一样救死扶伤。”陈伟琳介绍说,他的父亲陈启惠1968年从龙溪卫校(漳州卫生学校前身)中医专业毕业后就在湖西畲族乡卫生院做一名医生,一直到退休。受父亲的影响,陈伟琳在幼年时即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凭借天资,他6岁时就能将《汤头歌诀》倒背如流。

  后溪村党支部书记陈坤城告诉记者,该村是典型的贫困山区村,有16个自然村,人口比较分散,路途偏远崎岖。“村里有900户家庭,3600多人,以畲族为主。像陈伟琳一样到外面念过书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城市发展了。”

  在村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很多。陈伟琳白天在卫生室给人看病,晚上还要时不时地带着药品到村里去看看老人和孩子。为降低群众看病的费用,陈伟琳时常与老父亲一起动手研药、配药,尽量让群众用最少的药治好病。地方上的一些疑难杂症,他根据家传的秘方、偏方,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中西医并用,中药材也尽量自己动手制作。而对孤寡老人、残障病人、贫困家庭等减免医药费,也成了他的行医习惯。

  交通上的不便也给陈伟琳行医增加了困难。

  2004年至2011年,后溪村下的南山自然村一位高龄村民因患中风足部溃疡,陈伟琳每天需要往返两三趟为患者清洗伤口。2006年恰逢台风季,洪水将去往患者家必经之路上的一座桥梁摧毁。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陈伟琳不得不每天涉溪通过。有时候溪水实在太急,陈伟琳就得绕道7公里多的山路前往。

  陈莲叶今年已经74岁高龄,由于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行动不便,陈伟琳每周都会骑着摩托车提着药箱上门问诊一次。上山的路并不好走,陈伟琳却一次也没有落下。老人前一段不慎摔倒导致手骨折,陈伟琳去得更频繁了。

  陈莲叶告诉记者,陈伟琳每次去巡诊,不仅会主动减免药费,还会带上花生牛奶、八宝粥等慰问品,“跟儿子一样亲”。

  “老人家,这两天头还痛吗?有没有按时服药?”趁着诊室病人不多,陈伟琳带上水果又马不停蹄来到杨兴国家,量血压、测血糖,一刻也没闲下来。

  据老杨的邻居陈龙飞介绍,今年69岁的杨兴国和67岁的庄大蝉虽育有4个子女,但大女儿出嫁到其他乡镇,二女儿因病瘫痪在家,三女儿因事故不幸去世,最小的儿子也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只能在家休养。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两个老人在家务农以及政府的困难补助。

  “陈伟琳就像个家庭医生,全村人谁有需要,他都会主动上门问诊。”说起陈伟琳,陈龙飞忍不住夸赞,“村里有了他,真是全村人的福气。”

  由于在中专学习的医疗知识有限,有些村民的病痛让他束手无策。在工作之余,他继续学习和进修,先后考取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临床执业医师,并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湖西畲族乡乡村医生协会会长黄跃斌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全县有1000多名乡村医生,但像陈伟琳这样拥有临床执业资格的也就十几个,陈伟琳是其中唯一一个80后。

  让湖西畲族乡卫生院院长蓝文泰尤为感动的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不断完善发展,像陈伟琳这样医德与医术兼备的年轻人才获得了不少发展机会,其中不乏薪水更高、待遇更优厚的体制内工作,但他却一直婉言谢绝,理由是“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这里更需要我,我若离开,村民看病更不方便。”

  据统计,18年来,他已累计出诊24800人次,其中,经诊治或转诊的危急重症患者600多人次,义务为老年人体检5100多人次,做好临终患者的护理和人文关怀340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6万多份,义务通知计划免疫对象6000多人次。

  从行医起,陈伟琳一直思索着一个问题:“除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别人外,还有什么方法能更好地帮助别人呢?”直到2003年秋季的一次无偿献血知识讲座,他终于找到答案。

  2004年第一次献血后,看到献血证,他心底感到无比自豪。然而第二次去医院献血时,陈伟琳却感到心酸。由于献血的意识在农村尚未完全普及,一些村民认为这是“只有傻子才会去自我伤害”。但陈伟琳不为所动,相反,他希望用实际行动消除村民这样的错误观念。

  2006年11月,陈伟琳第一次参与应急机采血小板的捐献,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正是从那时起,陈伟琳由捐献全血“升格”为捐献血小板。由于漳浦县城没有机采血小板的设备,每次机采血小板,陈伟琳都要与漳州市区中心血站预约,然后自掏腰包悄悄前往。截至2016年12月6日,他已累计献血88次,其中,机采血小板81次,所贡献的血液总量可以流满24名体格健壮的成年人身体。2006年至2016年间,他连续五次被卫生部等部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2年12月,陈伟琳被人社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今年5月,陈伟琳家庭又被授予福建省第十届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提名家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所能,永不放弃。”陈伟琳说,看到村民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他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标签: 机采血小板;献血;乡村医生;村民;湖西畲族乡;莲叶;行医;捐献;卫生系统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直击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下北京首个早高峰

每日关注
  • "土豪爸爸直升机送孩子上学"实为某楼盘商业炒作
  • 战国古墓中端出一鼎"牛肉汤"?考古学家揭秘
  • 民企税负调查:“痛感”明显,症结何在?
  • 热议中医药法草案三审稿:决不让中医亡于中药
  • 缺少控烟执法专项经费 控烟全国立法须加快
相关阅读
  • 黄河河曲段两岸开始结冰 河道出现大面积流凌
  • 成都打造生态化幸福美丽新村 看土地整治如何升级
  • 中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逐渐恢复 人象冲突风险加大
  • 河北一假信用点卷走500户村民2000余万 已存在11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