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雾霾影响下蔬菜量跌价涨 南菜进京车辆滞留高速
2016年12月21日 07:57:01 来源:北京晨报 陈琳

  今冬以来最强雾霾天气袭京,能见度降低导致进京高速公路封闭。雾霾天气对蔬菜供应带来哪些影响?连日来,北京晨报记者走访了京城“菜篮子”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从近几日蔬菜供应来看,一些长途进京蔬菜在高速路滞留严重,导致市场上蔬菜的上市量下降,价格上涨。据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月琳介绍,上周末“红警”预报发布后,新发地已提前启动了应急预案,包括提前屯货、对菜价进行监控、增加绿色车辆等方面,并视情况随机启动。

  南菜进京车辆滞留高速

  本轮雾霾红色预警从16日20时启动,不过,雾霾天气最严重时段为19日至21日。从新发地市场蔬菜的供应来看,雾霾天气对道路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些需要长途运输进京的蔬菜在高速路滞留严重。

  张月琳介绍,封路影响最严重的是大广高速河北段,南方进京的蔬菜在河北段石家庄到邯郸一带大量拥堵。“市场里有从广西向北京运送西葫芦的商户反映,他们的车昨天在邯郸堵了一天,24小时只走了1.5公里。所有经过河北中南部的车辆基本上都出现滞留现象。”张月琳说,因此昨天上午,海南豇豆、杭椒、线椒、广东尖椒、韭菜、广西青皮冬瓜、云南的架豆、扁豆、豆王等豆角类蔬菜,以及菜花、团生菜、湖北进京圆白菜、菜花、白萝卜等蔬菜的上市量都出现明显下降,价格多多少少都出现上涨。

  大广高速北段如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一带受到路面结冰和浓雾的影响,也出现了封路现象,从黑龙江进京的土豆,内蒙古赤峰进京的西红柿、圆茄、黄瓜受到影响。

  京藏高速受到影响较小,内蒙古、张家口的土豆能够进京。京沈高速山海关段封路,辽宁进京的黄瓜、长茄受到影响。京沪高速山东、河北段封路,江苏、浙江、福建进京的菜花、山东进京的大葱、莴笋、西红柿、尖椒、柿子椒受到影响。

  上市量下降致菜价上涨

  由于大量的进京蔬菜都堵在了路上,近几日蔬菜上市量在持续下滑。据新发地统计部门监测,12月17日至20日,新发地市场大路菜的上市量分别为2134.2万公斤、2029.2万公斤、1918.2万公斤及1649.5万公斤。受此影响,蔬菜的价格也在持续上涨,从17日至20日,蔬菜加权平均价分别为2.60元/公斤、2.60元/公斤、2.64元/公斤及2.72元/公斤。“昨天市场蔬菜的上市量比17日下降了22.71%,蔬菜加权平均价上涨4.62%。”

  张月琳说,在高速路封路的情况下,国道和省道并没有封,一些短途运输的蔬菜是通过辅路进京的。已经上了高速路的车辆继续前行比较困难,只好改选辅路。“新发地市场的商户为这些司机增加了运费,希望他们在能够下辅路的情况下,尽快把车辆开到市场。这些商户后续收购的蔬菜目前是选择国道、省道运输的。”

  提前启动“红警”应急预案

  本次严重的雾霾天气是今年首个雾霾红色预警。去年冬季,北京先后两次启动了雾霾红色预警。张月琳表示,去年第一次红色预警,河北就有多个高速公路采取了临时封闭措施。“雾霾太严重随时可能导致高速封闭,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蔬菜运输,进而导致供应紧张。”对此,新发地市场根据这两次的红色预警情况,已经总结出一套应急预案,包括要求商户提前屯货,准备“绿色车辆”保证市内运输,设市场区域负责人对价格进行监控等方面,并视天气情况随时启动。

  上周末本市发布雾霾红色预警之后,市场就召集各类农产品经销大户与各交易区经理,召开了保供会议,要求商户提前屯货、合理调度在途车辆、加大北京周边地区农产品的存储量,以便极端天气到来之时能够迅速调配货物保障首都农产品的供应。

  有研究表明,汽车尾气排放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另一项措施,新发地市场用于市场内接驳和市区配送的货车,正在逐渐更换成“绿色”新能源汽车,为节能减排、净化首都空气做贡献。另外,市场内部也在积极防霾,市场为每位员工配备了防霾口罩,同时市场加大降尘车出勤频率,进行全场喷雾降尘。


标签: 雾霾;蔬菜;高速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新西兰海岸惊现巨型管状物引网友无限猜想

每日关注
  • 亚马逊海淘只退不换引不满 买家需承担跨国退货邮费
  • 盘点2016年便民措施:你觉得生活更方便了吗?
  • 调查假车牌 网店135元订“全套” 警方:违法
  • 南锣鼓巷将恢复胡同居住功能 年底前商家减至154家
  • 8位权威专家“读霾”:治霾为什么总拿机动车开刀
相关阅读
  • 8位权威专家“读霾”:治霾为什么总拿机动车开刀
  • 雾霾爆表还不停课是失职行为
  • 中国超七分之一国土被雾霾笼罩 部分城市PM2.5破千
  • 山东菏泽9家工业企业重霾期间仍未达到停限产要求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