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花那么多钱出国留学 为什么外语还是一塌糊涂?
2016年12月23日 08:40: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陶力行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今天任何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都要高于三十年前。但有趣的是,这样的环境并不意味着留学生能接触更丰富的外部文化。这种隔离机制的形成并非人有意为之,但确实发挥着作用。

  今天,留学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多数家长或学生都相信,留学至少能带来一个好处,即“外语水平的提高”。但通过与周边的留学生交流,我发现,不少留学生出国若干年后在语言应用方面依然未能达到熟练水平。

  我自己曾在一家留学培训机构担任顾问和写作教师的职务,由于公司业务的扩张,往往需要向机构推荐一些合适人选入职。为了降低时间成本,我倾向于从海归留学生的简历中挑选用人。然而我发现,不少留学生连阅读《纽约时报》这样的大众文本也非常困难。

  这是为什么?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行动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还促进了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民间交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波留学潮。

  第三波留学潮伴随着私人财富的迅速积累以及新富阶层的崛起。获得奖学金和机构资助不再成为留学的必要条件,不少家庭仅凭私人财富就能将子女送出国。新富阶层的崛起迅速且庞大,作为子女的留学生群体也相应地迅速扩容。出国留学不再是一种零散的个体行为,更像一种群体的迁移现象。

  但当个体被抛入陌生环境后,为了生存,必须进行调整,直到让自己“舒服”为止。我们称这个过程为适应。适应周期往往和个体对环境的认识度成反比。

  为了降低这个周期,个体有两种选择:一是让自己快速了解新群体,掌握新规则,养成新的行为习惯;二是在新群体中寻找身份接近或相似的个体,与其组成一个小群体,在不用将自身调整至与大群体相契合的程度时,就率先让自己“舒服”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抱团现象或小文化的形成机制。

  小文化不同于亚文化,后者衍生自主流文化,且与主流文化一脉相承,前者往往与主流文化相对抗,其形成与发展以保全自身为目的。

  留学生基数庞大,所以无论进入哪所大学,我们都能发现同类群体的大量存在。为了适应留学生活,不少留学生会主动加入说母语的小文化群体。他们一起购物、就餐、玩耍。大多数留学生出国后进入的新环境并不那么“新”。不参与主流群体的公共生活,使留学生在日常环境中不需要频繁使用外语。

  外语的使用场景被缩小至课堂及其延伸范围,然而这一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如前所述,语言技能的提高和语言使用的频率有关,但是不同课程对语言使用的要求大不同。

  人文社科类课程要求高,理工类课程要求低,因为前者要求学生完成大量阅读、写作及演讲等任务,而后者虽也有阅读要求,但内容多为技术文献,词汇量少且重复度高,学习过程多是通过参与各种操作类项目完成,并不需要过硬的语言技能。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决定专业方向时,恰恰会选择一些经济学和理工类等对语言要求不高的学科。原因很多:一是相对较低的语言要求使毕业容易;二是留学生从未养成自由选择的习惯,随大流选择了这些专业;三是这些学科比较实用,而一些语言要求较高的课程,比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因被认作没用不受青睐。

  学生的课堂交集往往会延伸至课堂外的生活。大部分留学生所选课程比较单一,所以在一些课堂上——比如数学,总会遇见同类学生,而在另一些课堂上则相反,比如哲学。因为“小文化形成机制”的作用,大部分留学生不会通过课堂和本土学生形成过多交集,所以课堂外的外语使用机会也被大大降低。

  留学生提升外语技能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打工。因为政府提供的保障机制和自小养成的打工文化,大部分本土大学生多会过一种半工半读的生活,他们通过贷款缴学费,通过打工凑生活费。

  但中国留学生极少过这样的生活。一是当地法律多半会限制留学生打工;二是中国父母并不鼓励尚处学生阶段的子女打工,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三是没有必要,因为自费留学生大多来自新富阶层家庭,物质条件优渥,无须为生计打工。

  我所谈及的语言问题只是这一隔离现象的某种表现,不仅关乎中国留学生,还关乎日本、韩国、印度乃至欧洲留学生。通过反思这一机制,我们或许能反思更宏观的社会问题。

  (陶力行 作者为冰川思想库助理研究员)

标签: 留学生;课堂;群体;留学;打工;语言;主流文化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中国篮球的2016

每日关注
  • 解读: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保险能否兜得住?
  • 铁总回应“最难抢票年”:运力提升 一票难求缓解
  • 周末京津冀再遭霾天 新疆北部中到大雪
  • 上海出现H7N9禽流感病例 患者系中年男性
  • 中国首部公共关系蓝皮书:公关在这个时代将大有作为
相关阅读
  • 盘点各国网络用语规范:美新闻报道禁用粗俗语言
  • 郎平、李彦宏等入选年度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榜单
  • 美媒:中国赴美低龄留学生增多 名校申请开始变难
  • 中国赴美低龄留学生增多 名校申请变难录取率下降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