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2月23日电 (记者 施佳秀 实习生 杨韵仪)浙江杭州某税务部门的小陈(化名)入职已3年,她在工作中发现,曾经“传说中”的福利,自己根本没有享受到,既没有公费聚餐,也没有节日福利,这一切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不发很正常,发了才不正常。”在和其他部门的干部交流中,小陈发现,这样的现象在自己周围非常普遍,各种巧立名目的津补贴已经销声匿迹,与此同时,大家的意识也都发生了转变。
已推行四年的八项规定正如一剂去疴猛药,使滥发津补贴或福利这一曾经的“流行病”得到有效遏制。
遏制滥发乱象 真管真严塑新生态
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杨某某在担任杭州上城区疾控中心主任期间,以购买防护用品、印制各类宣传资料等为由,先后28次违规使用单位资金购买商业预付卡,分别以应急工作经费、考勤费、评审费、演讲比赛等36项名目,发放给单位在职工作人员。2015年9月,上城区卫计局党委决定给予杨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从2015年1月开始,中央纪委月报制度统计项目增加“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后,此问题成为了案件通报中的一大突出问题。
今年1月至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105起,其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达到6338起,占问题总数的25.2%,高居榜首。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已成了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
“我原以为把公款用在为职工谋福利上,可以更好地凝聚人心,促进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些违纪者曾如是透露当初的想法。
“现在大家的规矩意识都增强了,干部职工心态都很平和。”杭州桐庐凤川街道纪工委书记徐军告诉记者,因为思想教育和制度举措双管齐下,单位内部的福利问题得到了有效规范。
重在规范 清清爽爽的福利发得安心
在八项规定的高压线之下,严控发放津贴福利也出现过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赵定东观察到,一些基层官员不作为,害怕犯错误,因此片面地执行某些规定,引起了基层职工的不满。
“这是一种不作为,单位职工应有的基本权益应该得到保护。”赵定东认为,应该明确福利清单,明确该享受的福利。
对此,杭州市总工会去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杭州市基层工会经费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及各类福利的细化标准,正是类似赵定东口中的福利清单。
《通知》对各类奖励的标准设置了严格的上线,也明确了许多职工应享受的正当福利。例如基层工会可以用工会经费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
“这一细则的出台,减少了基层工会的操作‘误区’,有效地规范了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杭州市总工会方面认为,《通知》使杭州市各基层工会在工会经费用于职工福利发放中,在使用范围、使用标准、核算科目等方面,有了明确的参考依据。
徐军认为,对政策要准确把握,而不是一刀切,这样反而损害了基层职工的利益。
“现在中秋节,我们就是根据规定发一两筒简装的月饼。再比如每年我们职工体检,身体是重要的,但绝对不允许去上海、杭州,而是就近就地在桐庐县人民医院。”徐军说。
福利“变种”成新隐患 打击力度需强化
虽然违规发放福利及津贴的现象明显减少,但“变种”现象仍有存在,发放“腐利”琢磨多种“新招数”,成为新的作风隐患。
杭州市纪委一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市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90起,处理512人。其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有51起86人,占查处问题总数的17.59%,在违纪问题的类型中居于第二位。
调查发现,有的单位“虚列虚增”,以“节假日值班补助”、“加班误餐补贴”等名义,按人头平均发放;有的虚列各种工作、活动、检查考核等名目滥发奖金……
去年,杭州建德市杨村桥镇梓源村以虚构征迁户、伪造土地征收协议的方式违规套取杭黄高铁巨额征迁补偿款,用于违规发放村干部误工补贴共计20.9万元。
2016年4月19日,梓源村原党委书记陈慧娟等涉事4人均受到处分或辞退,其间,梓源村共有9名涉事村干部主动退出违规领取的补贴20.9万元。
“作为村党委书记,我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不到位,想当然以为村干部为了征迁工作经常自掏腰包太吃亏,而村集体账上有钱,套点出来给大家发点补贴不是大事儿,又不是把钱装进自己口袋,现在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调查期间,陈慧娟非常后悔地说。
板子拍下去,警醒的不只是受处分人员,也使社会各界逐步形成共识。许多接受采访的干部群众都表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如一股清风,吹走了以往的污浊之风,让大家适应新常态。”(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