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启动水下考古 曾多次被盗掘
2017年01月07日 14:19: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 屈畅

  过去数百年里,成都平原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童谣里的“银子万万五”,被认为是传说中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被击败时藏起来的巨额财富。但这些“宝藏”究竟在哪里?是否真的存在?一直众说纷纭,但这些问题即将有个结果。1月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召开通报会,宣布启动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沉在岷江水底的张献忠藏宝地

  据介绍,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遗址保护范围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包括《明史》在内的多部历史文献均记载,明末军事领袖杨展曾在此地击败建立了大西政权的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军队,也有文献指出,张献忠曾在此地将掠夺来的金银等财富沉于江中。

  在江口镇居住的钟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小时候曾听老人们讲,解放前有船夫在岷江找到过“金元宝”的故事,“当时大家听了都当做一个乐子,也没想可能这江里面真的有宝贝。”

  但考古的发现不断揭示着历史的真相,2005年以来,有关部门就在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陆续发现了大量文物,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装于木鞘中的银锭、“西王赏功”钱币以及大量的银质饰品、碎银等。2015年经专家论证,江口镇的江口沉银遗址极有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地点。

  此前曾多次被盗掘

  然而江口沉银遗址的保护和一般的历史遗址不同,其主体位于岷江水下,随时面临盗掘风险,保护难度极大。

  2016年10月14日,四川眉山市警方通报称,经过四川省、眉山市和彭山区三级警方2年多的缜密侦破,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2014.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打掉盗掘文物团伙10个,摧毁倒卖文物网络9个,起诉犯罪嫌疑人70人,追回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额3亿余元。追回的文物中包括张献忠时期的典型器物:有“西王赏功”字样的钱币、银锭、皇帝册封金银册、金腰牌等珍贵文物。

  为避免江口沉银遗址遭到进一步的盗掘和破坏,充分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以及文物在水下的保存状况,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实施江口沉银遗址发掘项目。据介绍,此次发掘的范围约为2000平方米,发掘时间预计为3个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说,此次发掘是四川省第一次进行水下考古发掘,水下文物的埋藏情况与陆地相比更为复杂,况且遗址本身又屡遭盗掘,本次考古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期望通过本次考古发掘对江口沉银遗址的性质、文物的分布范围、埋藏情况和保存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好地保护水下遗址和文物。”高大伦说。

  金属探测器确定重点区域

  钟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江口沉银遗址周边已经搭建了围栏,有众多保安看守,在围栏上张贴了告示,提醒人们不要随意靠近考古现场。“去年11月的时候,这边就开始修堤、排水,后来镇里面也提醒我们,要给考古人员留出充足的工作空间,不要随便去打扰他们。”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介绍,工作人员在发掘前已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和测绘工作,计划通过河道内的临时围堰工程解决考古发掘平台,再通过金属探测器确定重点发掘区域。在发掘过程中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出水文物坐标,同时利用三维成像和航拍技术采集文物信息。目前考古发掘所需临时围堰工程已经竣工,文保、安保设施已经到位。

  “力争做到一流的发掘、一流的保护和一流的展示。我们会根据本次考古发掘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公布工作成果。”刘志岩说。


标签: 考古;盗掘;遗址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昆明:夜光中的冬樱花

每日关注
  • 北京霾天飘雪 专家提醒:雪较脏需及时清理
  • 中央美术学院部分专业招生取消英语设限
  •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北京山西浙江3地试点工作进展如何?
  • 北京食药监局:美团等平台225家无证网餐店铺下线
  • 微信群发红包是否犯法?律师: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相关阅读
  • 内蒙古发现7处新石器早期遗址
  • 2016年终盘点特刊·步履铿锵的文化走出去
  • 北京通州考古首次发现成人瓮棺葬 规模系国内最大
  • 外媒关注故宫用VR重现考古发掘 游客:简直太真实了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