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国小草”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2017年01月10日 08:03:18 来源:新华社 王宾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宾

  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率先从大量中医古籍中筛选出青蒿作为抗疟首选药物并发现青蒿有效部位乙醚提取物,让中国医药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她曾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家最高科技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青蒿济世,中国医药为世界健康谋福祉

  上世纪六十年代,疟原虫对“老药”产生抗药性使恶性疟疾横行。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带领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抗疟新药科研组整理典籍、走访名医,收集到2000多个方药,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反复摸索。

  中药为源,矢志寻蒿。一遍遍地翻阅典籍文献让希望的曙光初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千多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让屠呦呦受到了启迪:用乙醚在低温提取有效成分,第191次实验终获成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作为抗疟首选方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说,正是传统中医药的宝贵价值和屠呦呦对于国家使命的忠诚之心,让世界疟疾感染者免于病痛,重获新生。

  “青蒿素对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事务负责人特希迪·莫蒂称赞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对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带来巨大改变。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几十年里,青蒿素在全世界共治疗了两亿多人,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脚步不停,心系青蒿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2015年获得“诺奖”后,屠呦呦对记者这样说。摘得“诺奖”一年来,屠先生对青蒿素还有怎样的牵挂?

  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一个月前,屠呦呦拿出了100万元捐献给母校北京大学设立“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激励更多年轻人热爱中医药科研事业,坚持做研究。“我希望能有青年科研工作者能把接力棒传递下去。”屠呦呦说。

  “让青蒿素物尽其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助手杨岚对记者说,屠先生希望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抗药性问题、青蒿素拓展适应症研究仍让如今已87岁高龄的屠呦呦放不下。“我最关心的是临床疗效。”屠呦呦屡次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应该彻底弄清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全面挖掘它的潜力,为人类解决更多的疾病问题。

  在抗疟之外,屠呦呦团队正在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说,日前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新药研发已经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临床研究批件。“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肿瘤、抗霉菌作用也在我们研究之列。”廖福龙对记者说。

  让“青蒿素精神”生根开花,下一个屠呦呦不再遥远

  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重大意义何在?下一个屠呦呦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2016年底我国通过的《中医药法》为中医药创新性发展指明方向: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这构成了中国创新驱动战略蓝图的一个有机部分。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认为,屠呦呦及其团队体现出的是一种“青蒿素精神”,即传统中医智慧经验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把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与敬业精神相结合。治病救人、解除病痛,在屠呦呦团队数十年的青蒿素研究中,从发现青蒿素衍生物到研制新药的一系列科研创新也正是“青蒿素精神”的生动写照。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医药界相关专家在谈到屠呦呦此次获奖时表示,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照亮原创性成果的前路,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做出贡献。

  “‘诺奖’的大门已经打开,更多中医药创新的世界级成果会涌现出来。”张伯礼对记者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抗肿瘤、治疗代谢性疾病以及中药复方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下一个屠呦呦不再遥远。

标签: 青蒿;呦呦;中医药;中国中医科学院;最高科技奖;治疗;研究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河北港口近19公里防风网缚“尘龙”

每日关注
  • “十三五”医改路线图 看病就医将有哪些变化?
  • 媒体谈城镇化之困:城市人口蜂拥 小镇人去楼空
  • 2016旅游市场供需两旺 全年国内游或达44.4亿人次
  • 国家卫计委解读:“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 中国将建立机动车环保缺陷召回制度
相关阅读
  • 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 赵忠贤、屠呦呦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 双管齐下 捍卫空气
  • 中央编办巡视整改:严格因公出国 杜绝“搭车”出国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